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化湿地的生态修复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论文作者:陆兆华 李甲亮 李鹏辉 肖忠峰 田家怡 王琳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滨海盐碱湿地; 造纸废水; 生态修复;
摘 要: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定期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Cl-, Na+、土壤可溶性盐、土壤呼吸强度及芦苇干重等指标,研究了灌溉过程中土壤中Cl-, Na+迁移以及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Cl-,Na+及可溶性盐分别去除57.7%~70.0%,45.7%~47.1%,53.2%~59.7%;一定范围内,湿地水力负荷、淹水深度变化对土壤降盐效果影响不大,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对降盐有影响;废水灌溉还能平均提高土壤总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和芦苇地上生物量到2.17,1.20,1.46和1.34倍,对盐碱化滨海湿地具有综合的生态修复效应,但不同灌溉工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陆兆华1,李甲亮3,李鹏辉2,肖忠峰1,田家怡1,王琳3
(1.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洲,256600;
2.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恢复生态研究所,北京,100083;
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定期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Cl-, Na+、土壤可溶性盐、土壤呼吸强度及芦苇干重等指标,研究了灌溉过程中土壤中Cl-, Na+迁移以及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Cl-,Na+及可溶性盐分别去除57.7%~70.0%,45.7%~47.1%,53.2%~59.7%;一定范围内,湿地水力负荷、淹水深度变化对土壤降盐效果影响不大,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对降盐有影响;废水灌溉还能平均提高土壤总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和芦苇地上生物量到2.17,1.20,1.46和1.34倍,对盐碱化滨海湿地具有综合的生态修复效应,但不同灌溉工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滨海盐碱湿地; 造纸废水; 生态修复;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