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组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痕量铜(Ⅱ)

来源期刊: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年第9期

论文作者:王斌 黄骏 王洪海

文章页码:912 - 916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石墨烯;组氨酸;铜(Ⅱ);

摘    要:依次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方法将石墨烯和组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组氨酸/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将该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铜(Ⅱ)。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及组氨酸的配位吸附效应,铜(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相对于裸玻碳电极上的显著增大。在最佳条件下,铜(Ⅱ)的浓度在2.30×10-83.06×10-5 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50×10-9 mol·L-1。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2.0%,本法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相符。

详情信息展示

组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痕量铜(Ⅱ)

王斌1,黄骏1,王洪海2

1. 宿迁学院三系2.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依次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方法将石墨烯和组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组氨酸/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将该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铜(Ⅱ)。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及组氨酸的配位吸附效应,铜(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相对于裸玻碳电极上的显著增大。在最佳条件下,铜(Ⅱ)的浓度在2.30×10-83.06×10-5 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50×10-9 mol·L-1。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2.0%,本法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相符。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石墨烯;组氨酸;铜(Ⅱ);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