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Bi-2212多芯线材的部分熔化热处理过程优化(英文)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年第3期

论文作者:张胜楠 李成山 郝清滨 卢天倪

文章页码:563 - 566

关键词:高温超导材料;线材;部分熔化热处理;热动力学;

摘    要:采用共沉淀工艺制备Bi-2212前驱体粉末,并结合粉末装管法得到19×(36+1)的Bi-22212多芯线材。在部分熔化热处理过程中分别对最高热处理温度Tmax和冷却速率Rc1进行了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线材中第二相的分布和芯丝状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对线材进行差热和热重等热分析方法,对线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气孔和第二相的形成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最高热处理温度和冷却速率对芯丝中包括Bi-2201和AEC等在内的第二相种类和含量,及气孔密度都有较大影响。最终获得最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Tmax=892℃,并且冷却过程采用Rc1=40℃/h的两步降温法,在77 K自场条件下得到了4400 A·cm-2的临界电流密度,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Bi-2212线材熔化热处理过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详情信息展示

Bi-2212多芯线材的部分熔化热处理过程优化(英文)

张胜楠1,李成山1,郝清滨1,卢天倪1,2

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2. 西安交通大学

摘 要:采用共沉淀工艺制备Bi-2212前驱体粉末,并结合粉末装管法得到19×(36+1)的Bi-22212多芯线材。在部分熔化热处理过程中分别对最高热处理温度Tmax和冷却速率Rc1进行了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线材中第二相的分布和芯丝状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对线材进行差热和热重等热分析方法,对线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气孔和第二相的形成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最高热处理温度和冷却速率对芯丝中包括Bi-2201和AEC等在内的第二相种类和含量,及气孔密度都有较大影响。最终获得最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Tmax=892℃,并且冷却过程采用Rc1=40℃/h的两步降温法,在77 K自场条件下得到了4400 A·cm-2的临界电流密度,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Bi-2212线材熔化热处理过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温超导材料;线材;部分熔化热处理;热动力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