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探讨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论文作者:孟召平 宋志敏
关键词:煤层气; 含气量; 影响因素;
摘 要:分析了焦作矿区煤层气含量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断块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岩层厚度等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煤层气含量较高,最高达32.7 m3/t(daf),平均为16.7 m3/t (daf);由于煤变质及其演化、煤层的有效埋藏深度、抬升剥蚀作用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储层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使本区煤层气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西部断块至东部断块煤层气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且各断块内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
孟召平1,宋志敏2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100083;
2.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分析了焦作矿区煤层气含量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断块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岩层厚度等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煤层气含量较高,最高达32.7 m3/t(daf),平均为16.7 m3/t (daf);由于煤变质及其演化、煤层的有效埋藏深度、抬升剥蚀作用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储层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使本区煤层气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西部断块至东部断块煤层气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且各断块内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
关键词:煤层气; 含气量; 影响因素;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