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MoC掺杂钌基合金无籽晶阻挡层微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金属学报2017年第1期

论文作者:邹建雄 刘波 林黎蔚 任丁 焦国华 鲁远甫 徐可为

文章页码:31 - 37

关键词:非晶RuMoC;无籽晶阻挡层;热稳定性;铜互连;

摘    要:采用磁控共溅射Ru和MoC靶制备非晶RuMoC薄膜。用四探针仪(FPP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小角掠射X射线衍射仪(GIXRD)表征不同掺杂组分RuMoC薄膜和不同温度退火态Cu/RuMoC/p-SiOC∶H/Si多层膜系的方块电阻、成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控Ru膜中掺入Mo和C元素的含量能够实现RuMoC合金薄膜微结构设计及抑制膜体残余氧含量,且当MoC和Ru靶的溅射功率比为0.5时获得的RuMoCII薄膜综合性能最佳;500℃退火态RuMoC II薄膜中C-Mo和C-Ru化学键均未出现大量断裂,两者协同作用抑制了RuMoC薄膜再结晶和膜体氧含量升高,是Cu/RuMoCII/p-SiOC∶H/Si多层膜系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和优异电学性能的主要机制。

详情信息展示

MoC掺杂钌基合金无籽晶阻挡层微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邹建雄1,刘波1,林黎蔚1,任丁1,焦国华2,鲁远甫2,徐可为3

1.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采用磁控共溅射Ru和MoC靶制备非晶RuMoC薄膜。用四探针仪(FPP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小角掠射X射线衍射仪(GIXRD)表征不同掺杂组分RuMoC薄膜和不同温度退火态Cu/RuMoC/p-SiOC∶H/Si多层膜系的方块电阻、成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控Ru膜中掺入Mo和C元素的含量能够实现RuMoC合金薄膜微结构设计及抑制膜体残余氧含量,且当MoC和Ru靶的溅射功率比为0.5时获得的RuMoCII薄膜综合性能最佳;500℃退火态RuMoC II薄膜中C-Mo和C-Ru化学键均未出现大量断裂,两者协同作用抑制了RuMoC薄膜再结晶和膜体氧含量升高,是Cu/RuMoCII/p-SiOC∶H/Si多层膜系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和优异电学性能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非晶RuMoC;无籽晶阻挡层;热稳定性;铜互连;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