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InSAR技术的离子型稀土矿区DEM提取分析

来源期刊:稀土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王利娟 李恒凯

文章页码:56 - 64

关键词:InSAR技术;DEM;稀土矿区;精度分析;三维可视化;

摘    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因其高分辨率、全天时、覆盖面积大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定南县岭北离子型稀土矿区为例,以2018年两景覆盖研究区的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InSAR技术对原始雷达影像进行基线估算、影像配准、干涉图生成、滤波和相位解缠、轨道精炼和重去平、地理编码等数据处理,得到了岭北矿区DEM,并对InSAR技术生成的S1A DEM的精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坡度因子,分析不同坡度下两者DEM的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S1A DEM在岭北稀土矿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2.7518 m,均方根误差为3.3853 m,满足国家1∶50000 DEM精度标准。DEM误差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在坡度处于20°~30°之间S1A DEM比SRTM DEM相比优势更大。最后对重建的DEM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直观显示了稀土矿区地形地貌特征。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InSAR技术的离子型稀土矿区DEM提取分析

王利娟,李恒凯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 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因其高分辨率、全天时、覆盖面积大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定南县岭北离子型稀土矿区为例,以2018年两景覆盖研究区的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InSAR技术对原始雷达影像进行基线估算、影像配准、干涉图生成、滤波和相位解缠、轨道精炼和重去平、地理编码等数据处理,得到了岭北矿区DEM,并对InSAR技术生成的S1A DEM的精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坡度因子,分析不同坡度下两者DEM的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S1A DEM在岭北稀土矿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2.7518 m,均方根误差为3.3853 m,满足国家1∶50000 DEM精度标准。DEM误差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在坡度处于20°~30°之间S1A DEM比SRTM DEM相比优势更大。最后对重建的DEM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直观显示了稀土矿区地形地貌特征。

关键词:InSAR技术;DEM;稀土矿区;精度分析;三维可视化;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