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边缘回风巷合理位置的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2007年第2期
论文作者:王金安 陈有宝 刘红
关键词:支承压力;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摘 要:采空区下方煤柱边缘薄顶煤巷道锚网支护存在诸多难点,通过采空区边缘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分析,设计了五种回风巷位置与支护方案,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位置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特征,探讨了在不同位置开挖回风巷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采空区内侧低应力区内,距离采空区边缘5m开挖巷道位移量较小,可以对较薄顶板进行锚网支护,使顶板岩体和锚网共同承担上部压力,从而有利于围岩变形、塑性区发育的控制,提高了围岩稳定性和强度.
王金安1,陈有宝2,刘红1
(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窑街煤电公司·兰州,730084)
摘要:采空区下方煤柱边缘薄顶煤巷道锚网支护存在诸多难点,通过采空区边缘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分析,设计了五种回风巷位置与支护方案,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位置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特征,探讨了在不同位置开挖回风巷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采空区内侧低应力区内,距离采空区边缘5m开挖巷道位移量较小,可以对较薄顶板进行锚网支护,使顶板岩体和锚网共同承担上部压力,从而有利于围岩变形、塑性区发育的控制,提高了围岩稳定性和强度.
关键词:支承压力;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