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状纳米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3年第15期
论文作者:张文凤 阎玺庆 王治华 孙磊 赵彦保 张治军
文章页码:2156 - 2161
关键词:铜;纳米结构;表面修饰;制备;抗菌性能;
摘 要: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羧甲基壳聚糖(NOCC)修饰的花状铜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面心立方铜的晶体结构,SEM观察下,铜纳米微粒以PVP和NOCC为软模板自组装生长花状纳米结构。分别通过抑菌圈法和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对3种常见菌种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及绿脓杆菌(P.aeruginosa)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杀菌作用。
张文凤1,阎玺庆2,王治华3,孙磊1,赵彦保1,张治军1
1.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3.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和分析化学研究所
摘 要: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羧甲基壳聚糖(NOCC)修饰的花状铜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面心立方铜的晶体结构,SEM观察下,铜纳米微粒以PVP和NOCC为软模板自组装生长花状纳米结构。分别通过抑菌圈法和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对3种常见菌种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及绿脓杆菌(P.aeruginosa)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杀菌作用。
关键词:铜;纳米结构;表面修饰;制备;抗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