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深部石门硐室底臌形成机制与返修加固对策

来源期刊: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年第11期

论文作者:闫莉 张智慧

文章页码:31 - 36

关键词:深部软岩;石门硐室;底板抬升;返修加固;

摘    要:在西部高应力软岩中进行大断面硐室施工,极易引起快速、持续、严重的底板隆起事故,造成底板挠曲褶皱破坏,给矿井开拓和采矿运输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麦垛山煤矿18-2#大巷水平石门硐室实际情况及西部软岩的典型地质特征,研究了深部软岩硐室的底臌形成机理,并根据主、被动支护相协调的理念,提出了"一次砌筑+锚梁、锚杆+二次砌筑"的软岩硐室底臌综合控制方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表明:采用该支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底板的受力状态,有效提升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底部塑性破坏区域明显减小;硐室结构短期内即进入稳定状态,底板隆起量仅60.5~74.5mm,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流变现象,变形抑制效果显著。

详情信息展示

深部石门硐室底臌形成机制与返修加固对策

闫莉1,张智慧2

1.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 郑州西亚斯学院

摘 要:在西部高应力软岩中进行大断面硐室施工,极易引起快速、持续、严重的底板隆起事故,造成底板挠曲褶皱破坏,给矿井开拓和采矿运输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麦垛山煤矿18-2#大巷水平石门硐室实际情况及西部软岩的典型地质特征,研究了深部软岩硐室的底臌形成机理,并根据主、被动支护相协调的理念,提出了"一次砌筑+锚梁、锚杆+二次砌筑"的软岩硐室底臌综合控制方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表明:采用该支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底板的受力状态,有效提升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底部塑性破坏区域明显减小;硐室结构短期内即进入稳定状态,底板隆起量仅60.5~74.5mm,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流变现象,变形抑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深部软岩;石门硐室;底板抬升;返修加固;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