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特征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来源期刊: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作者:姚云长 汪娟 郭金城 刘东烈

文章页码:127 - 129

关键词:地表形变监测;地灾隐患点;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特征;六盘水;

摘    要:选取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贵州六盘水作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ALOS-2SAR影像数据以及野外核查资料,对其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综合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发生地表形变的范围和中心位置进行圈定,完成变化信息的提取,得到近年非汛期与汛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分布数据。研究发现:(1)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研究区的地灾隐患点近一半分布在高程梯度1 685~1 990 m上,而分布在599~1 361 m的最少;汛期地灾隐患点在各级梯度上所占的比例较非汛期对应的地灾隐患点波动幅度大;(2)汛期的地灾隐患点比非汛期的地灾隐患点呈现出空间随机分布可能性小、集聚程度高等特征;(3)地灾隐患点形变量高值聚类呈现出汛期较非汛期的明显,而低值聚类则是非汛期的较汛期明显的空间特征。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特征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姚云长1,2,汪娟1,2,郭金城1,2,刘东烈1,2

1. 贵州省第一测绘院

摘 要:选取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贵州六盘水作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ALOS-2SAR影像数据以及野外核查资料,对其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综合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发生地表形变的范围和中心位置进行圈定,完成变化信息的提取,得到近年非汛期与汛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分布数据。研究发现:(1)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研究区的地灾隐患点近一半分布在高程梯度1 685~1 990 m上,而分布在599~1 361 m的最少;汛期地灾隐患点在各级梯度上所占的比例较非汛期对应的地灾隐患点波动幅度大;(2)汛期的地灾隐患点比非汛期的地灾隐患点呈现出空间随机分布可能性小、集聚程度高等特征;(3)地灾隐患点形变量高值聚类呈现出汛期较非汛期的明显,而低值聚类则是非汛期的较汛期明显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地表形变监测;地灾隐患点;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特征;六盘水;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