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Bi2Se3薄膜及Pb掺杂电子结构变化的第一性原理(英文)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第11期

论文作者:陈磊 朱亚波 李延龄 范贺良 赫占军

文章页码:2809 - 2813

关键词:Bi2Se3薄膜;能带;态密度;电子结构;

摘    要:利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Bi2Se3从块体到薄膜的电子结构变化特性。通过分析材料的原子位置以及电子间相互作用,具体探讨块体、双层和单层薄膜及单层Pb掺杂薄膜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这几种材料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原子的p态构成,同时由于Bi(Pb)的6s轨道态对价带顶的影响,它们的带隙类型随着材料结构的变化,发生从直接带隙到间接带隙的转变,此外Pb掺杂单层薄膜后产生的Se(1’)层对其电子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详情信息展示

Bi2Se3薄膜及Pb掺杂电子结构变化的第一性原理(英文)

陈磊1,朱亚波1,李延龄2,范贺良1,赫占军1

1. 中国矿业大学2. 江苏师范大学

摘 要:利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Bi2Se3从块体到薄膜的电子结构变化特性。通过分析材料的原子位置以及电子间相互作用,具体探讨块体、双层和单层薄膜及单层Pb掺杂薄膜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这几种材料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原子的p态构成,同时由于Bi(Pb)的6s轨道态对价带顶的影响,它们的带隙类型随着材料结构的变化,发生从直接带隙到间接带隙的转变,此外Pb掺杂单层薄膜后产生的Se(1’)层对其电子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Bi2Se3薄膜;能带;态密度;电子结构;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