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C阴极材料La_(0.6)Sr_(0.4)CoO_(3-δ)的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0年第3期
论文作者:王海霞 屠恒勇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SC阴极; 甘氨酸-硝酸盐法; 性能测试; solid oxide fuel cell; LSC cathode; glycine-nitrate process; performance testing;
摘 要: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出均质纳米粉体La_(0.6)Sr_(0.4)CoO_(3-δ)(LSC),并采用TGA、XRD、BET和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600~800℃以LSC为阴极材料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产物在800℃时已形成钙钛矿相,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950℃为最佳烧结温度,可获得纳米级多孔显微结构,所得单电池输出性能显著提高;当电压为0.7V时,电池功率密度增幅随温度增加非常明显.
王海霞1,屠恒勇1
(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燃料电池研究所,上海,200240)
摘要: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出均质纳米粉体La_(0.6)Sr_(0.4)CoO_(3-δ)(LSC),并采用TGA、XRD、BET和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600~800℃以LSC为阴极材料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产物在800℃时已形成钙钛矿相,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950℃为最佳烧结温度,可获得纳米级多孔显微结构,所得单电池输出性能显著提高;当电压为0.7V时,电池功率密度增幅随温度增加非常明显.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SC阴极; 甘氨酸-硝酸盐法; 性能测试; solid oxide fuel cell; LSC cathode; glycine-nitrate process; performance testing;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