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发剂对微胶囊光信息记录材料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3年第13期
论文作者:李新政 李燕 赖伟东 白占国 赵昆 李晓苇
文章页码:1900 - 1903
关键词:光热敏微胶囊;光引发剂;红外光谱;单体;显色密度;聚合;
摘 要:采用界面聚合技术获得了新型光热敏微胶囊信息记录与显示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和热显影技术研究了不同光引发剂的光吸收特性及浓度变化对微胶囊信息材料聚合与显色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由于在紫外波段光吸收能力的差异造成引发微胶囊内部单体聚合效率的不同,光引发剂联合应用引发单体聚合效果好于单独应用,且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随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光聚合产物对部分染料分子形成包裹与冻结作用,造成微胶囊显色密度的下降,且显色密度下降程度随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的提高逐渐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微胶囊内部光引发剂适宜浓度范围为5%~7%。
李新政1,2,李燕1,赖伟东2,白占国1,赵昆1,李晓苇2
1. 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2.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 要:采用界面聚合技术获得了新型光热敏微胶囊信息记录与显示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和热显影技术研究了不同光引发剂的光吸收特性及浓度变化对微胶囊信息材料聚合与显色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由于在紫外波段光吸收能力的差异造成引发微胶囊内部单体聚合效率的不同,光引发剂联合应用引发单体聚合效果好于单独应用,且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随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光聚合产物对部分染料分子形成包裹与冻结作用,造成微胶囊显色密度的下降,且显色密度下降程度随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的提高逐渐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微胶囊内部光引发剂适宜浓度范围为5%~7%。
关键词:光热敏微胶囊;光引发剂;红外光谱;单体;显色密度;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