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条件对赤泥微晶玻璃表面晶化和体积晶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年第6期
论文作者:肖波 张杜杜 邢国 杨家宽 侯健
关键词:微晶玻璃; 定向晶体组织; 柱状晶; 晶化; 赤泥;
摘 要:利用赤泥和粉煤灰两种废渣制备高性能的微晶玻璃材料.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微晶玻璃的边界晶体组织和内部晶体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化温度低于差热分析(DTA)曲线吸热峰温度时,样品边界存在明显的从表面向中部定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而样品中部是方向各异的树枝晶形态.核化温度升高后,样品边界定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减少甚至被等轴晶取代.提出较窄的样品表面具备核化能力区域宽度△x是获得微晶玻璃表面定向生长晶体组织的关键.
肖波1,张杜杜1,邢国2,杨家宽1,侯健2
(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利用赤泥和粉煤灰两种废渣制备高性能的微晶玻璃材料.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微晶玻璃的边界晶体组织和内部晶体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化温度低于差热分析(DTA)曲线吸热峰温度时,样品边界存在明显的从表面向中部定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而样品中部是方向各异的树枝晶形态.核化温度升高后,样品边界定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减少甚至被等轴晶取代.提出较窄的样品表面具备核化能力区域宽度△x是获得微晶玻璃表面定向生长晶体组织的关键.
关键词:微晶玻璃; 定向晶体组织; 柱状晶; 晶化; 赤泥;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