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合成吡咯-苯胺共聚物亚微米颗粒及增强的超电容性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5年第14期

论文作者:后振中 杨庆浩 屠钟艺

文章页码:14038 - 14042

关键词:吡咯;苯胺;共聚物;亚微米颗粒;超电容;

摘    要:采用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直接合成吡咯-苯胺(Py-An)共聚物亚微米颗粒。所得共聚物的产率和电导率受聚合条件如共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和氧单比的影响。当n(Py)/n(An)=7/3,氧单比为1,共聚温度为20℃时,共聚物具有相对较高的产率(57.5%)和电导率(2.61S/cm)。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链由吡咯和苯胺链段构成,并随着共单体配比的不同而变化。扫描电镜(SEM)显示Py-An(7/3)共聚物呈现亚微米尺度的无规则颗粒状形貌,粒径约300500nm。相对均聚物来说,Py-An(7/3)共聚物显示出更好的溶解性和赝电容特性。循环伏安(CV)的研究表明Py-An(7/3)共聚物的质量比电容为256F/g,且1 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7.6%。

详情信息展示

合成吡咯-苯胺共聚物亚微米颗粒及增强的超电容性

后振中,杨庆浩,屠钟艺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直接合成吡咯-苯胺(Py-An)共聚物亚微米颗粒。所得共聚物的产率和电导率受聚合条件如共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和氧单比的影响。当n(Py)/n(An)=7/3,氧单比为1,共聚温度为20℃时,共聚物具有相对较高的产率(57.5%)和电导率(2.61S/cm)。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链由吡咯和苯胺链段构成,并随着共单体配比的不同而变化。扫描电镜(SEM)显示Py-An(7/3)共聚物呈现亚微米尺度的无规则颗粒状形貌,粒径约300500nm。相对均聚物来说,Py-An(7/3)共聚物显示出更好的溶解性和赝电容特性。循环伏安(CV)的研究表明Py-An(7/3)共聚物的质量比电容为256F/g,且1 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7.6%。

关键词:吡咯;苯胺;共聚物;亚微米颗粒;超电容;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