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兴安岭群储层粘土矿物组成及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08年第1期
论文作者:候丽华 付正 郑丽华 刘钦甫
关键词:兴安岭群; 粘土矿物; 钠蒙脱石; 凝灰物质; 地层伤害;
摘 要: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自上而下存在三种粘土矿物组合: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绿泥石+绿/蒙间层+伊/蒙间层.粘土总量在9.1%~69.1%之间,由地层浅部到深部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敏性极强的钠蒙脱石及其间层矿物,认为凝灰物质的水解蚀变以及长石和中、酸性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变化是造成海拉尔地区粘土含量高的主要因素.
候丽华1,付正1,郑丽华1,刘钦甫1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自上而下存在三种粘土矿物组合: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绿泥石+绿/蒙间层+伊/蒙间层.粘土总量在9.1%~69.1%之间,由地层浅部到深部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敏性极强的钠蒙脱石及其间层矿物,认为凝灰物质的水解蚀变以及长石和中、酸性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变化是造成海拉尔地区粘土含量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兴安岭群; 粘土矿物; 钠蒙脱石; 凝灰物质; 地层伤害;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