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硐溜井系统矿石运动状态及井壁破坏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17年第11期
论文作者:叶海旺 赵昀 欧阳枧 雷涛 王超 龙梅
文章页码:18 - 22
关键词:PFC2D;迟滞接触模型;运动状态;井壁破坏;
摘 要:在露天矿平硐溜井系统中,矿车卸下的矿石落入溜槽,运动一段时间后进入溜井,并在井壁上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以华新钻沟石灰岩露天矿山为例,利用PFC2D软件建立平硐溜井系统的数值模型,分析矿石的运动状态,以冲量为指标,研究溜井井壁的冲击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从堆积形态逐渐发育成稳定矿石流后,矿石沿着溜槽滚动。矿石进入溜井后,初始碰撞位置比较固定,由于矿石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矿石后续运动状态比较复杂。初始碰撞位置距离井口510 m,破坏最大,需要重点防护,其他位置井壁的破坏相对较小。
叶海旺1,2,赵昀1,欧阳枧1,雷涛1,2,王超1,龙梅3
1.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摘 要:在露天矿平硐溜井系统中,矿车卸下的矿石落入溜槽,运动一段时间后进入溜井,并在井壁上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以华新钻沟石灰岩露天矿山为例,利用PFC2D软件建立平硐溜井系统的数值模型,分析矿石的运动状态,以冲量为指标,研究溜井井壁的冲击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从堆积形态逐渐发育成稳定矿石流后,矿石沿着溜槽滚动。矿石进入溜井后,初始碰撞位置比较固定,由于矿石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矿石后续运动状态比较复杂。初始碰撞位置距离井口510 m,破坏最大,需要重点防护,其他位置井壁的破坏相对较小。
关键词:PFC2D;迟滞接触模型;运动状态;井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