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岛弧环境的限定

来源期刊:矿产勘查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李敏 翟文建 李开文 赵焕 王晓瑜 田晓敏 裴玉华

文章页码:187 - 199

关键词: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P-T轨迹;变质演化;构造环境;双龙-夏馆地区;北秦岭;

摘    要: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出露有镁铁质麻粒岩,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不甚清楚,该文对其进行了矿物学、变质温压条件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镁铁质麻粒岩变质演化经历了3个变质阶段:峰期麻粒岩相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Grt)+单斜辉石(Cpx)+斜方辉石(Opx)+斜长石(Pl1)+石英(Qtz)+角闪石(Hb1)(高Ti)+钛铁矿(Ilm);退变角闪岩相阶段(M2)矿物组合为角闪石(Hb2)+斜长石(Pl2)+榍石(Sph2);晚期绿片岩相阶段(M3)以形成低温退变质矿物组合绿泥石(Chl3)+黑云母(Bi3)特征。峰期变质条件为T=807~890℃,P=7.8~8.1 kbar,其变质演化过程具有逆时针型P-T轨迹,为中低压麻粒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原岩具有拉斑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Al2O3、P2O5含量相对较低,TFeO、CaO、MgO含量相对较高。镁铁质麻粒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δEu=0.78~0.94)。岩石富集K、Th、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Hf、P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并且Ti具弱的负异常,原岩兼具E-MORB(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和IAB(岛弧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

详情信息展示

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岛弧环境的限定

李敏1,2,翟文建1,2,李开文1,2,赵焕1,王晓瑜1,田晓敏1,裴玉华3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 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3.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摘 要: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出露有镁铁质麻粒岩,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不甚清楚,该文对其进行了矿物学、变质温压条件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镁铁质麻粒岩变质演化经历了3个变质阶段:峰期麻粒岩相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Grt)+单斜辉石(Cpx)+斜方辉石(Opx)+斜长石(Pl1)+石英(Qtz)+角闪石(Hb1)(高Ti)+钛铁矿(Ilm);退变角闪岩相阶段(M2)矿物组合为角闪石(Hb2)+斜长石(Pl2)+榍石(Sph2);晚期绿片岩相阶段(M3)以形成低温退变质矿物组合绿泥石(Chl3)+黑云母(Bi3)特征。峰期变质条件为T=807~890℃,P=7.8~8.1 kbar,其变质演化过程具有逆时针型P-T轨迹,为中低压麻粒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原岩具有拉斑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Al2O3、P2O5含量相对较低,TFeO、CaO、MgO含量相对较高。镁铁质麻粒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δEu=0.78~0.94)。岩石富集K、Th、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Hf、P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并且Ti具弱的负异常,原岩兼具E-MORB(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和IAB(岛弧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

关键词: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P-T轨迹;变质演化;构造环境;双龙-夏馆地区;北秦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