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六朝冶铁遗址初探
来源期刊:金属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作者:蒙长旺 邹桂森
文章页码:11 - 17
摘 要: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广平镇和新地镇发现了30多处六朝冶铁遗址,这是近年来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古代冶金考古调查研究的重要收获。文章以梧州后背山遗址为例,采用冶金考古的研究方法对出土的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考古发现和史志记载,试对梧州地区六朝冶铁遗址群的冶炼技术、时代背景、行为主体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指出梧州市龙圩区发现的山岭冶铁遗址群应是六朝大开发时期的文化遗存,岭南官吏主导了当时的矿冶业,当地俚人则参与了冶炼作业,并留下了鲜明的文化因素。矿冶工场就近矿产而开设,冶炼设施因地制宜,应是初步提炼铁块的场所,采用的冶炼技术主要是块炼铁技术。该研究丰富了岭南地区古代冶金考古的材料,同时对探寻当时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蒙长旺1,邹桂森2
1.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2.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 要: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广平镇和新地镇发现了30多处六朝冶铁遗址,这是近年来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古代冶金考古调查研究的重要收获。文章以梧州后背山遗址为例,采用冶金考古的研究方法对出土的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考古发现和史志记载,试对梧州地区六朝冶铁遗址群的冶炼技术、时代背景、行为主体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指出梧州市龙圩区发现的山岭冶铁遗址群应是六朝大开发时期的文化遗存,岭南官吏主导了当时的矿冶业,当地俚人则参与了冶炼作业,并留下了鲜明的文化因素。矿冶工场就近矿产而开设,冶炼设施因地制宜,应是初步提炼铁块的场所,采用的冶炼技术主要是块炼铁技术。该研究丰富了岭南地区古代冶金考古的材料,同时对探寻当时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