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大红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来源期刊:世界有色金属2020年第8期

论文作者:刘亦南

文章页码:114 - 115

关键词: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斑岩型铜矿;大红山;

摘    要:大红山铜金矿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境内,找矿前景非常的优越,然而对该矿对的研究程度不高,在该矿找矿方面始终没有取得较大的找矿突破。下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深入分析研究区内的地质勘查成果,在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的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对该矿的成矿条件与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该矿的物质组分,综合研究分析发现在该矿成矿阶段,具有明显的多期次矿化特点,在酸性的侵入体赋存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接触带性金矿特征以及破碎蚀变带型金矿特征,斑岩型是铜矿体的主要特征,与区内的矿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发现,主要存在两期,分别为早期阶段相同于次生石英岩阶段,促进金铜矿化的形成,在晚期阶段破碎带与小裂隙(网状)成矿热液不断的上升。

详情信息展示

大红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刘亦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摘 要:大红山铜金矿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境内,找矿前景非常的优越,然而对该矿对的研究程度不高,在该矿找矿方面始终没有取得较大的找矿突破。下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深入分析研究区内的地质勘查成果,在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的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对该矿的成矿条件与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该矿的物质组分,综合研究分析发现在该矿成矿阶段,具有明显的多期次矿化特点,在酸性的侵入体赋存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接触带性金矿特征以及破碎蚀变带型金矿特征,斑岩型是铜矿体的主要特征,与区内的矿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发现,主要存在两期,分别为早期阶段相同于次生石英岩阶段,促进金铜矿化的形成,在晚期阶段破碎带与小裂隙(网状)成矿热液不断的上升。

关键词: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斑岩型铜矿;大红山;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