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自然唾液中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诱导牙釉质仿生再矿化研究

来源期刊:无机材料学报2016年第1期

论文作者:董志红 聂志萍 周长春

文章页码:88 - 94

关键词:牙釉质;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再矿化;

摘    要: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用于修复酸蚀的牙釉质,样品经模拟刷牙后,浸泡在自然唾液中。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后透射电镜(TEM)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EDX)、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及纳米压痕力学测试等表征显示,经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处理后的牙釉质,在唾液中浸泡6 h,牙釉质表面形成棒状类骨磷灰石;浸泡24 h,表面形成均匀矿化层,厚度约为100 nm,且和牙釉质基体结合紧密,钙磷比接近牙釉质基体。矿化层在300μN作用下,出现划痕爆破值,其显微力学性能为(3.37±0.62)GPa,弹性模量为(60.48±4.56)GPa,均达到未酸蚀牙釉质的75%。实验结果表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较快地诱导矿化,有望用于酸蚀牙釉质修复及早期龋齿的预防。

详情信息展示

自然唾液中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诱导牙釉质仿生再矿化研究

董志红1,聂志萍1,周长春2

1. 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用于修复酸蚀的牙釉质,样品经模拟刷牙后,浸泡在自然唾液中。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后透射电镜(TEM)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EDX)、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及纳米压痕力学测试等表征显示,经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处理后的牙釉质,在唾液中浸泡6 h,牙釉质表面形成棒状类骨磷灰石;浸泡24 h,表面形成均匀矿化层,厚度约为100 nm,且和牙釉质基体结合紧密,钙磷比接近牙釉质基体。矿化层在300μN作用下,出现划痕爆破值,其显微力学性能为(3.37±0.62)GPa,弹性模量为(60.48±4.56)GPa,均达到未酸蚀牙釉质的75%。实验结果表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较快地诱导矿化,有望用于酸蚀牙釉质修复及早期龋齿的预防。

关键词:牙釉质;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再矿化;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