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September

2010

电荒潮退杳无期 江浙铜加工企业受煎熬

发布时间:2010/9/3 14:47:07874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9月1日消息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江浙一带气温还将在32摄氏度徘徊,为此限工业电保民用电成了一时应急之策。

  也是这个原因,江浙地区的部分铜材加工企业只能根据有关部门的限电要求安排生产。而作为我国铜加工的主要产区,江浙的这次限电措施使当地铜加工企业产量出现下滑明显,而浙江地区的限电举措力度远大于江苏地区。“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产量下滑,这也在所难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据悉,一家浙江中等规模的铜材加工企业因限电导致企业产量下滑近50%……

  电荒潮退仍无期

  “预计2010年浙江电网最高统调用电负荷需求达4250千瓦,夏季高峰时段缺口约100万~200万千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1~5月,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为107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达833.92亿千瓦时。杭州电网夏季网供最高需求约800万千瓦,约占全省夏季高峰时段缺口的20%~40%。

  “而上海世博会将较大影响今年的外购电形势,加上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阶段用电需求高峰,该省电力供应目前仍不排除阶段紧张局面。”浙江省的一个电力企业人士表示。他说,浙江省今年冬季电力供应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若用电需求增长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最高用电负荷增长有可能超过预期。

  因此,浙江省经信委和省电力公司联合发文,出台2010年浙江电网有序用电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用电紧张局面。之后,国内某大型加工企业在其公告中下调了今年的盈利目标,表示将根据浙江省经信339号、374号、诸经58号《关于全面开展节能降耗有序用电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自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止,该公司将采取合理调度利用已有生产资源的配置等积极措施减少停(限)电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到2008年,我国主要铜材产地仍然是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其中江浙铜材产量分别为139.21、151.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和20%。而浙江省一直是全国第一位,全国领军的铜加工企业也多位于此。主要代表企业是中铝洛铜、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海亮集团、浙江宏磊铜业集团、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绍兴力博铜材有限公司、宁波博威有色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

  产量下滑在延续

  浙江某铜材加工企业表示,政府要求企业用电量控制在今年上半年月平均值的60%以内,虽说各地、各企业的情况会有不同,但限电这是普遍面临的问题。该企业保守估计今年的限电政策将会持续到10月份,也就是说该地区的铜材产量可能从8~10月共3个月出现下滑。

  “电耗是铜加工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铜部主任王碧文说。王碧文表示,我国加工企业平均每吨电耗在1500度/吨,而铜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供应不足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铜加工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产量的下滑。王碧文表示,这些限电措施每年都会有,因此从全国角度来看影响有限。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倘若该限电政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华东地区短期内电解铜库存增加,从而影响其上游冶炼企业,而且很有可能会使得原本集中在该地区的订单向其他地区流转。

  “今年用电高峰将对浙江的化纤行业影响较大,而铜加工业从总体而言,不会改变大的发展方向,前几月全国铜材产量依然呈现上升势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分析师杨长华说。据介绍,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是,产量的下滑对部分企业影响较大,一些大型企业的影响较小。而且,目前铜加工市场价格稳定,主要是受资金和预期的影响大一些,跟现在的产量下降没有多大关系。

  合理规划赢未来

  “但不否认,限电对铜材企业的影响是负面的,但程度如何,关键要看企业能否处变不惊,能否积极调整,化解不利因素。”相关人士也表示。一方面,可以利用限电时期采取检修维护设备等工作以保障后期开工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生产,尽量采取避开用电高峰。

  “限电措施使得这些企业在订单的挑选上更为谨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他们过滤掉一些信誉不高、执行不力、加工费偏低的订单;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其他省区有分厂,就把部分不能完成的订单转移至其他省区的厂区。而且他们还采取了避峰生产的方式,把有些“活”安排到了晚上进行。

  专家指出,电力供应紧张地区的企业应该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缺电形势,可以趁用电紧张且下游需求不旺这一时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也可以潜心研究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和产品开发,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