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美而富饶的三湘大地,在有色金属之乡的郴州,悄然崛起了一个泱泱大气、勃勃生机的现代化锡业联合企业———香花岭锡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由国有香花岭锡矿破产后重组起来的股份合作制民营企业,组建于2003年9月,现有出资人1280人,在职员工1300多人。该公司组建7年来,改革不断深化,生产经营连年发展,效益年年上升,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家母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资产总额近4亿元的集团型企业。先后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入选“中国优秀企业”、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50强企业、郴州市十大优秀企业。锡业人以非凡的智慧、胆识和创新力,谱写出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扛鼎香花岭
香花岭锡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国有香花岭锡矿。该矿曾是国有中(一)型企业,有着400多年开采历史,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一度成为中国三大产锡基地之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矿山连续亏损12年,国家财政每年补贴50万元,仍然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企业穷得经常连买汽油、设备配件的钱也拿不出,处于半停产状态。尽管时任矿领导绞尽脑汁,期盼冲出沼泽,突破困境,终因企业痼疾难医,回天无力。2002年 9月,原国有香花岭锡矿因资源枯竭,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被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1000多名职工因企业破产而下岗失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面对企业的坎坷命运,香锡人不怨天尤人,挺直脊梁与命运抗争。10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自筹资金,买下了原香花岭锡矿破产有效资产,以一个全新的民营经济实体,运作在香花岭这座百年老矿土地上,奏出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志气之歌、奋斗之歌。
2003年初,正是老企业破产与新公司重组的特殊过渡时期,以总经理蒋进光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创业之旅。创业的困难与艰辛, 只有企业的领导层深有体会。作为公司的当家人和职工的领头雁,蒋进光深知自己肩负千斤担,也深知企业要发展,关键靠的就是他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俗话说:“军无士气必然要吃败仗”,为此,他千方百计地鼓舞职工的士气,提出了“锡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口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激情。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2004年企业重组后的第二年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上缴税金达到1176万元。以后几年来,公司发展扶摇直上,资产总额由2003 年的3219万元增长到2009年3.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由2003年的412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4256万元,员工人均月工资收入由800元增加到1800元。1280名原始出资人全部办理了“五合一保险”。股东的分红也年年上升。香花岭锡业二次创业、腾飞,人们称其为“锡业新鼎”,验证了总经理蒋进光创新致胜的开拓精神和实干家风采。
改革兴锡业
“改革促发展,创新出效益”。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蒋进光带领的一班人深知改革和创新的强大动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提出了走创新股权行使架构、并购控股扩规模、联大靠强求发展的新路。
积极探索由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创新股权行使架构,实行股权委托代理制———该公司成立初期,由于股权绝对平均,议事1280名股权人一人一票。加上股权人期望值不尽相同,因而在议事和决策上很难达成共识。为了改变这种票决民主难以集中的状况,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在广泛征求股权人意见后,决定改革股权架构,创新股权行使方式,实行股权委托代理制。采取自主组合方式,从1280名股东中,产生44名股权代理人,组成公司股东代表大会。行使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股权行使架构的创新,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了高效运行的强大机制,取得很好的效果。
加大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并购控股扩规模———项目是经济运行的载体,经济腾飞的先机,经济发展的跳板,竞争制胜的关键。选好项目,做好项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有效途径。几年来,该公司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致力扩大企业规模,培育规模经济和新的产业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是香花岭矿区400多年开采历史上投资和兴建项目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投资近亿元,动工并完成了香花岭250锡铅锌综合选厂、香花铺尾矿综合回收萤石白钨选厂、并购和控股华锡集团临武湘桂冶炼厂三大项目建设,启动了计划投资总额为5亿元的郴州湘香锡业公司锡精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的何家湾大型尾矿库建设项目。此外,该公司还正在实施香锡公司范围内资源整合项目、矿区范围内地质勘探和探矿找矿项目等。通过项目建设,该公司已由单一型采选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一家母公司、两家资产分别过亿元的控股子公司,实现由单一公司向集团公司发展的重大转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开山门迎远客,联大靠强求发展———矿业是一个高利润产业。“占山为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经济意识束缚着许多矿业老板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矿山经济的发展和提质。香锡公司成立后,大胆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做优公司经济的路子。招商引资风云起,傲立潮头唱大风。香锡公司乘势作出了“打开山门迎远客,联大靠强求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在临武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于2006年10月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 500强企业之一的西部矿业集团公司战略合作。与西部矿业集团公司战略合作之举,使香锡公司这个百年老矿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的速生期,跨上了国内矿业一体化大舞台,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新机遇。
全力谋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是蒋进光最爱说的一句话。科学发展,成就大业,是他锲而不舍追求的企业发展目标, 也是他掌舵香锡公司定向的准星。香锡公司成立7年来,蒋进光在运筹和牵引香锡公司迅速崛起的过程中,紧揣“科学发展”牛鼻子,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科技素质,推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科技素质,必须有资金为保障。蒋进光积极引导公司出资人克服分光吃光的思想,树立长远的利益观念。在他的倡导下,从 2004年起,该公司每年都要从盈利中提取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提升企业科技素质。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9年,该公司提取了6000多万元用于企业科技进步。与西部矿业合作以来,公司把盈利资金全部投入到企业建设和发展上。
加快技改步伐———原香花岭锡矿是个老企业,由于近半个世纪企业靠提取技改资金维持简单再生产,国家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因而长期处于设备落后、工艺陈旧、生产力低下状态。近几年,公司加大了技改力度,完成大小技术改造项目100多个,完成技改投资总额5000余万元。公司白钨选厂、冶炼厂、锡选厂、铅锌选厂等,连续3年分别进行了一、二、三期技术改造,设备大部分更新,工艺流程大幅度改进,厂房面貌焕然一新;三大井下工区的设备配套和科技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大批具有当代科技水准的电子电器设备,进入了香锡这个百年老矿,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科技水准和产品科技含量。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公司与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实现战略合作后,把西部矿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与香锡公司的资源优势有机地融为一体,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打破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锡、铅、锌、白钨四大产品结构模式,2008年开发了一个新产品—萤石,并且已着手在做亚洲第二大铍矿开采前期工作。二是扩大锡冶炼规模,调整矿产资源采选与加工结构比例,提升加工产业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推进,延伸产业链。计划投资总额为5亿元的锡精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在临武工业园竣工试生产,填补了湖南省高科技、无污染锡精深加工业的空白。
努力打造资源供应基地———矿产资源是矿山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以采掘业为龙头的矿山企业,如果没有掌握必备的矿产资源储量,就会手中无粮,心中发慌。蒋进光对资源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几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他始终坚持“采矿与探矿共举,利用与保护并行”。2003年~2006 年,公司探获矿石量34.3万吨,折合锡金属量2353吨,铅金属量2460吨,锌金属量2780吨,白钨金属量245吨。与西部矿业集团合作后,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探矿找矿力度,调整了探矿思路,形成了“专业探矿与生产单位自主找矿相结合”的探矿找矿新格局。2008年和2009年,公司先后两次在长沙主持召开有国内多位熟悉香花岭矿区地质构造的知名专家、教授参加的“香花岭矿区探矿找矿研讨会”,确立了探矿找矿方向和靶区,取得了较好的研讨成果。 2007年~2009年,探获工业矿量不仅满足了当年生产需要,而且还大有剩余。公司资源危机得到缓解,资源前景广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香花岭人的辛勤努力终于得到了沉甸甸的回报:几年来,公司先后被临武县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第一纳税大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临武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郴州市优秀非公有制企业”、“郴州市优秀企业”、“郴州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湖南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评为 “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湖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50强企业”、“湖南省富民强省明星企业”、“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等多种类型先进集体。
回眸来路,香锡公司发展的步步足迹无不凝聚着锡业人的智慧与忠诚,倾注着锡业人的心血与汗水;展望明天,香锡公司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显示出勃勃生机,在科学发展观康庄大道上蓬勃发展,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