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鹰潭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铜都的发展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江铜集团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三个基地、一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铜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铜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铜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铜产业的快速发展,让鹰潭人民对主攻工业、工业强市充满了信心。
强强联合--依托江铜,服务江铜,推进地企合作一体化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江西工业和中国铜工业的领头羊,其铜冶炼能力位居世界第三。这是我市建设世界铜都,发展铜产业的强势,依托江铜、服务江铜,深化合作、强强联合就是扬优成势。
地企双方本着“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先后签订了《共同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世界铜都建设协议》,破除制约地方和江铜共同发展的障碍,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着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地企合作一体化。
得资源者得天下。鹰潭市委、市政府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外延,不仅继续在项目用地、电力供应、环境优化和提升城市承载功能等方面全力支持江铜,而且积极争取国家在鹰潭设立拆解能力达180万吨的铜拆解加工园区,大力引进铜拆解加工企业,努力打通国外废杂铜进口通道,为江铜建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流动矿山”。
园区每年可提供45万吨废杂铜原料,资源保障体系业已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江铜原料的持续稳定供应,促进了铜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江铜,是块“金字招牌”,是实力的象征。鹰潭市充分发挥江铜的品牌优势,建立省国资委、省商务厅、鹰潭市政府、江铜集团公司"四位一体"铜精深加工项目招商工作机制,围绕江铜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和江铜联合开展招商,取得良好成效。
招大引强--更新思路,产业招商,促进产业聚集
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快发展。
鹰潭市始终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和“招大引强、上下关联”的原则,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展铜项目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延伸铜产业链,以产业集聚带动项目集群,以项目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取得显著成效。
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生产企业日本万宝至、全球最大的电脑变压器和连接线生产企业台湾光宝集团、全国500强企业浙江金田、全国铜板带前三强企业宁波兴业、全国漆包线生产龙头企业宏磊铜业等一大批国内铜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户鹰潭,初步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产品有8大类200多个品种。同时,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水暖卫浴、电子电路、电线电缆、变频电机等铜精深加工企业将陆续落户鹰潭。
产业招商、靠大联强,促进了铜产业的快速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初步实现了由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基地的转变。
抱团取暖--运筹帷幄,从容应对,共渡金融危机难关
鹰潭是江西省受金融危机冲击最早、影响最大的地市。
鹰潭市委、市政府做到见事早,看事准,应对及时,措施得力,迅速制定了扶持铜企业应对困境、渡过难关的六项政策措施,建立了应急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做好保运转、保市场、保队伍的工作,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按照"利益上能让的让到底,工作上该做的做到位"的总体要求,出台了《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切实帮助企业应对困难,把不利影响将到最低限度。
鹰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做到以数量的扩张消化铜价的下跌,以结构的调整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以效率的提高确保发展速度的加快,实现保增长、保税源、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大决策措施的“六保”目标,将经济波动期转换为发展机遇期。
鹰潭铜产业浴火重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铜企业实际铜产品产量190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电解铜80万吨、增长14%,铜加工材110 万吨、增长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同比持平,实现税收38.5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铜企业实现税收27.5亿元、增长158%。
精深加工--科技创新,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在推进世界铜都建设中,鹰潭市委、市政府始终牢牢把握“做大、做强、做精,产业、产品、技术”六个定位,坚持走精深加工道路,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按照 “延伸五条产业链,打造五个产业基地”的思路,着力提升铜产业发展层次,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型金属材料,着力由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地转变。
鹰潭市利用电解铜箔延伸,打造电子电路产业基地,形成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利用铜杆线延伸,打造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形成电机产业链;利用铜管和铜铸件延伸,打造水工产业基地,形成制冷设备产业链;利用铜板带延伸,打造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形成各类接插件产业链;利用铜棒延伸,打造水暖卫浴产业基地,形成水暖卫浴产品产业链。每个基地、每条产业链都连接着如宏磊、红旗、三川、耐乐、兴业、金田、奥泰、保太、三花等一大批有实力、上规模的铜加工企业。
这一创新发展思路,促使鹰潭市铜产业结构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已经开始向两头延伸,即向上延伸,再生资源的利用,以铜拆解加工区为核心,确保铜原料的供应;向下延伸,由原来铜原料的加工、铜材料的加工,开始走向铜的精深加工,一批大企业纷纷落户鹰潭,带动了铜产业品质的提升,铜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深购远销--“无中生有”,通江达海,构建铜物流格局
打造世界铜都,发展铜产业,离不开物流、海关。鹰潭地处内陆,在这方面似乎先天不足。
鹰潭市借助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力推进铜产业物流中心建设,致力于发展包括运输、仓储、分拨、包装、配送、加工整理、信息服务在内的完整物流产业群,建设华东地区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公铁衔接的枢纽性"无水港"和铜物流中心,构建铜产业大进大出的流通市场。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与宁波港集团合作建设的“无水港”已正式投入运营,实行“一次报检、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一站式、高效快捷的通关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港口服务的夙愿,大大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成本,为鹰潭市打造世界铜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铜拆解加工区海关监管场所业已正式验收,属国内首创的“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通关模式”也正式启动,这是两地海关为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原料进口单独开辟的。按照新的通关模式,海关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程监控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所需进口原料的流向,货物不在上海口岸开箱,直接通过水陆联运方式转到铜拆解加工区再开箱检查。这一通关模式将大幅提高货物进口通关效率、缩短通关时间、节约通关成本,有效满足铜拆解加工区每年数十万吨的原料进口通关需求。
彩虹总在风雨后。经过三年半的不懈努力,铜产业成为推动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市现有铜企业90余家,铜加工能力155万吨;全市GDP的约 50%、财政收入的约60%、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约90%来自于铜产业。鹰潭市已经成为"中国铜产业基地"、"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且因鹰潭市铜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长、发展态势较强,国家科技部和商务部批准鹰潭市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工信部批准鹰潭市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鹰潭市建设国家级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