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September

2010

河南济源加快有色企业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发布时间:2010/9/8 16:57:2717022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郭庚茂省长提出:“发展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经济必须把投资拉动和扩大消费、增加出口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对外贸易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济源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必须把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既是短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内外经济双重冲击的迫切需要,也是长期推动外贸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济源市外贸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济源市在外贸工作中注重积极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求生存,转变增长方式谋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不断优化出口结构,重点发展白银、稀有金属钼、特殊钢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产品出口。2009年,共为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发展资金、出口退税资金等2000多万元。目前全市进出口获权企业发展到237家,2009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市GDP的31%,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济源市外贸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的形势严峻。今年元至五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3.58亿美元,同比下降34%,其中出口7236万美元,下降31.1%,进口2.86亿美元,下降35.8%。制约济源市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出口企业少,出口结构不合理。截止目前,全市获权企业230多家,但有出口业绩的企业仅有13家,出口产品主要有白银、石油钻具、水处理剂、陶瓷、无纺布、压电晶体等,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量的68%、14%、6%、0.9%、0.12%和1%,由于白银和铅出口严重萎缩,导致全市出口同比减少3265万美元。

  二是铅加工贸易取消,抑制出口增长。济源市是全国电解铅生产基地,铅出口是支撑济源市出口的重要基石。2006年11月铅加工贸易取消后,豫光金铅不仅不能享受出口的优惠政策,反而加工贸易自带的白银出口配额也被取消,仅此一项济源市减少出口2亿美元。

  三是白银出口配额不足,出口增长受限。济源市白银生产企业有3家,年产量达1200多吨,但仅有豫光一家企业有配额指标,每年指标只有400吨,仅此一项全市每年减少出口2.5亿美元。

  四是出口退税调整,削弱了企业出口积极性。白银出口退税由13%降至为零,电解铅取消退税反而加征10%的出口关税,钢产品取消退税后加征10%和15%的关税等,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同时也迫使企业把销售的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

  五是激励机制缺失,发展动力不足。为减弱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增长的影响,各地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郑州为例,郑州出口加工区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出口商品按出口收汇核销额每美元分别给于0.01、0.02、0.04元人民币的奖励),吸引了省内外相关企业通过该区出口,大大提高了郑州的出口额,而济源市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调整、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济源市外贸既处在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对外贸易创造优惠条件,内需市场广阔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对外贸易发展搭建平台。1——5月,济源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8.3%。消费需求的增加,为扩大进口创造机遇,带动的投资需求,为投资品进口提供空间,将形成对先进技术、装备和基础材料的巨大需求。因此我们要以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增强责任感,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发挥外贸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量,加强交流合作,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

  对外开放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量,加强交流合作,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在引进大项目上做文章。按照“引大引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思路,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优先发展济源市的五大支柱产业和做大做强两大成长型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鞋帽、纺织服装等出口型加工企业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推动济源市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二要加大外经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认真研究关于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抓好对外贸易,加强外经与外贸企业对接。扶持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鼓励外经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努力提高外经业务带动出口的能力。三要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形象。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区域发展,通过工业协作、旅游联动、商贸流通、交通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提升整体经济实力。重点抓好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中博会、厦门投洽会、上海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昆山承接产业转移会议等大型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济源。积极组织好境外招商活动,不断提升济源的对外知名度。

  (二)完善外贸促进政策体系,创新服务企业方式。

  抓住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机遇,用足用活科技兴贸促进政策、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支持政策、技改贴息政策、中部地区外贸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及对外加工贸易等优惠政策,改进完善外贸促进政策和资金金使用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一是要创新区域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力度。主要用于引进重大出口型项目补贴、境外展会参展企业的补贴、出口信用保险资助等。二是要建立专项担保资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金难问题,推动中小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要建立进出口孵化中心,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结合济源市外贸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建立进出口孵化中心,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备案登记企业数量,对新获权企业进行出口业务的培训和指导,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参加各种交易会、展销会的机会,不断壮大出口企业队伍;分析获权企业未发生进出口实绩的原因,指导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四是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发展进出口企业。借鉴郑州等市鼓励对外贸易的做法,设立出口奖励基金,加大对出口企业资金、税收的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出口产品的信心和动力。

  (三)强化出口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型出口企业。

  一是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出口名牌培育机制,对符合相关规定的名牌出口企业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提供多方便利。一要充分利用济源市冶炼、化工、机电等产业的制造技术优势,加强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建立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带动技术和劳动力出口。二要充分发挥济源市石晶光电、水处理剂、石油钻具的产业优势,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提高出口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三要积极引导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向深加工、精加工领域拓展,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对一些优势产业、出口前景看好的产品,如优克玻璃有限公司深加工产品、清源水处理和中原特钢出口企业等都要进行重点培育,积极借助中原特钢上市的大好机遇,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家、省出口名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对创建出口名牌的企业予以政策上、资金上、扩大再生产上的帮助和扶持。二是转变贸易方式,优化市场结构。积极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进一步推动贸易方式多元化。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国家出台加工贸易区别性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提升济源市加工贸易的质量和进出口规模。全力做好“国际市场开拓年”各项活动。在巩固和深度开发欧盟、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扶持济源市企业开拓东盟、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努力提高新兴市场出口额。

  (四)着力抓好进口,努力促进济源市进口规模再上新台阶。

  紧紧抓住人民币升值、国家鼓励进口、拉动内需和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和运价大幅下降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进口鼓励政策,重点关注进口额1000万美金以上的主要商品和进口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积极推动济钢、豫光金铅、金利冶炼等企业进口。积极开展“企业大回访”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进口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进口规模的扩大,为济源市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