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楼新景区。
大湖之东,古郡巴陵;大江之南,名港岳阳。
9月7日,城陵矶新港码头上,340米长的“岸线”俨然如航母;装卸机将45吨的标箱从海轮上信手拈来;“中远”等公司集装箱“码”成了风景!新港公司负责人称:去年6月开港以来,3个3000吨级集装箱深水泊位,可同时兼顾5000吨级江海轮靠泊作业;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了城陵矶老港的4倍;船舶可直航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种壮美蕴含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精神内存;而它正从“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里凸现出来,成为历史文化传承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四化两型”的一个有机载体。
“江湖”弄潮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襟洞庭,滨长江,岳阳港乃湖南通江达海的总枢纽。2004年,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就梦想:"做好水文章,把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成最大的发展胜势。"市委、市政府随即决策:加快岳阳港口开发,建设现代物流旺市,带动岳阳产业结构朝"两型"方向华丽转身。
城陵矶新港建设成为开卷之笔。2007年5月18日,新港工程正式破土,总投资16亿元,分3期建成13个泊位,整体年通过能力达1000万吨。2009 年6月一期工程开港营运;同时开通电子口岸,高标准建设公共保税仓库和湖南第一个公路口岸,开通岳阳至武汉海轮航道,城陵矶港由内河港变成了“海港”!2009年,该港吞吐量由2001年的1080万吨增长到6700万吨,列湖南第一,直接拉动岳阳经济年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
依托新港,岳阳快速布局特色园区、重大项目,建设港口带动型的工业走廊。一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如投资26亿元的岳纸40万吨高级压光纸项目、投资176亿元的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资43亿元的华能电厂三期扩建项目等,纷纷落地开花。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队";云溪精细化工产业园向1000亿产值园区迈进;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建设快马扬鞭,形成了港口、物流、保税、工业"四位一体"发展的新型港口经济。
着眼于现代旅游热市,岳阳大手笔建设岳阳楼新景区、屈子文化园、东洞庭湖湿地公园和君山野生荷花世界等景点;完成了"楼、岛、湖"的资源整合;成功举办国际观鸟节等大型活动,打响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君山天下岛"的国际性旅游品牌。该市旅游总收入连续6年年均增长30%以上。
"减法"当剑
——变生存压力为发展动力
湖面,红嘴鸥划出诗意的涟漪;头顶,小白额雁旋出优雅的舞姿;滩涂,白鹤淡定地浅吟低唱……万鸟翔集的美景无疑是岳阳在经济发展上大做"减"法、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生动写照。
2000年至2005年,湖区造纸企业由40多家增至236家,年上缴税费7830万元,是地方财政的"钱袋子";但大多数企业废水直排,污染严重。何去何从?考量决策者的眼界。岳阳市委、市政府毅然铁腕整治造纸企业,彻底关闭了61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1条化学制浆生产线;41家企业经过综合治理,均已达到排污标准恢复生产,且比整治前102家企业的总产能还多5万吨。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物下降33.3%,总体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域功能要求。
作为中南重化工业基地,岳阳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制度,开展万吨能耗企业"节能行动",推进造纸企业提标改造等"十大减排工程";实施重点排污企业"退二进三",共关停小化工等企业97家;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提前建成10个污水处理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标;COD、SO2双双动态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水更清,草更绿,环境更美。东洞庭湖保护区内仅鸟类就由2002年的262种增加到了334种;还记录到鱼类114种、水生动植物468种。岳阳因此获得"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殊荣。
"矿山"掘宝
——变废品行业为优势产业
发轫于明清的汨罗"荒货"行业,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已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岳阳市的决策者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发展的兴奋点。于是,依托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战役打响。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2005年,该市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
好风凭借力。140多家企业、20多亿元资金涌进了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去年园区回收量达120多万吨,加工量达60多万吨,实现税收6亿多元,被批准为全国首批7个"城市矿山"示范基地之一。仅以再生铜为例,从回收废铜中产生的6万吨铜材,等于少耗810万吨铜矿石和324万吨标准煤,避免产生800多万吨铜尾矿和600亿立方米废气。
该市场辐射平江、华容、临湘、屈原等周边县市区。废旧有色金属、不锈钢材、橡胶等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长江铜业、远东金属、平桂制塑等龙头企业不断扩张。今年上半年,岳阳市循环经济实现产值26.34亿元,同比增长7.4%,成为岳阳走势强劲的优势产业。
他们还加快建设云溪精细化工园,充分利用大厂废料发展新型工业。形成了工业催化裂化等6条精细化工产业链,70多家企业实现循环对接。长炼每年产生石焦油30多万吨,如今被5家对接企业"吃干榨尽",生产阳极碳素年产值达10多亿元,创利税1亿多元。
家园惠民
——变平凡生活为文明常态
建设无止境,惠民无尽头。岳阳市瞄准了更高的强市目标:打造宜居宜游的现代生态城市。目前,一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社会治安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五创"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中心城区在"东扩、北靠、西联、南延、中提"中扩容提质;万名机关干部上街进行文明劝导,百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大行动全面铺开。而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开展的集中整治接二连三。市政府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南湖水污染综合治理,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0多家,拆除违法建筑92户8720平方米。目前,南湖水质整体恢复到四类。
近5年来,岳阳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6亿元,5条主干道临街建筑立面全面改造;岳阳每年植树都在20万亩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75平方米。
"清洁家园行动"悄然展开。近3年,全市农村累计新建沼汽池近9万口、垃圾箱(池)8600多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356处,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3万多个。目前岳阳县已成为全省生态能源建设示范县,平江县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乘着"四化两型"的东风,岳阳正朝着富民强市的目标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