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川钼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于2002年10月,(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87年钼粉工程筹建组),企业在自身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创新,以市场以导向,以产学研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为产学研结合项目研发提供企业生产技术平台,为企业获得了更长远的利益。
一、积极与高校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改革发展之路,先后与中南工大、郑州大学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借助大学的科研优势,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在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下大力气,真正实现了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此外企业还为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提供实习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系。
二、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企校合作的有效形式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大川公司始终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与各大学合作项目时,都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将技术进行生产力转化,应用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并扩大应用领域,几年来的合作,合作双方都能真诚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有益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近年来,先后与安徽冶金科学研究所、中南工大合作钼精矿加压氧化生产钼酸铵工艺。针对钼精矿火法冶炼的不足,即回收率低,环境污染重,而采取的一种可以提高钼的回收率,有效降低钼的火法冶炼对环境污染的全新钼化工湿法冶金技术和工艺,它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在现代生产中更充分体现了其可行性与优越性。同时针对栾川钼精矿含钨较高这一问题,研究出了在钼酸铵生产过程中除钨的新工艺,新工艺可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将钼酸铵溶液中高达1000ppm的钨降低到100ppm以下。
2.注重产学研项目的工作配合和经费的投入。为了促使项目的顺利进展,我公司投入相当高的比例的研发费用,在项目的实施中,与高校、研究所及时交流、协作,同时为项目提供了最好投资和设备工作条件。
3.不断引进科技人才,承担好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企业是产学研结合项目成果的承接、转化基地,因而,企业必须建立一支相适应的科技人才队伍,才能有效地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此,我公司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列入公司的发展与战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招收重点大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对在职技术人员的培养、送出去短期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项目,委托学校、研究所培养的人才,为企业补充项目技术骨干,为合作项目顺利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结硕果,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
为了提高公司的科技研发水平,使公司生产的钼产品多样化,扩大销售途径,积极与各高等院校合作,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网带式火炉自动生产线"替代了传统的转炉设备,此项目08年被洛阳市科技局确定为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并成功的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ZL2008_2_0136154.3),此项设备的投入使用比用转炉生产三氧化钼产品降低了成本,同时质量也得到了保证。相继申请的还有《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排气针》项目,专利号为(ZL2008_2_0135655.X),《冷等静压机湿袋成型软膜封口胶盖》项目,专利号为(ZL2008_2_0136147.3),《应用于石油化工催化剂的七钼酸铵研究》和《低铁钼粉》等项目,期间技术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钼份还原制备过程中铁杂质含量富集的试验研究》,获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和河南有色金属学会2009年优秀论文一等奖。近期还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单晶、大颗粒、高分散性ADM研究》科研项目,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2010年上半年可完成工业化设计并投入生产,这将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更好的成效。
企业要跟上国际上的技术发展,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借助社会资源,尤其是高校、研究所的科研力量,通过优势互补,才能有效实现创新成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与各高等院校的合作,提高了内部职工的素质,打造了一支攻克难关的技术队伍,产学研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