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近年来,湖南永兴县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扶持引导,建立了在全国极具特色和影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零资源"条件下发展起来,以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金银产业成为全县循环经济的标志。
一、以金银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和特点
1、形成了白银产量全国第一的总量优势。近10年来,永兴县从"三废"中共提炼黄金36吨、白银12000吨,其他有色金属100余万吨,创造社会财富 300多亿元。白银产量逐年增加,2009年达1980吨,始终保持全国总产量四分之一强的份额,连年稳居全国第一大产银县的地位,永兴白银市场行情对全国白银市场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永兴县正式成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9年,又成为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中国银都--永兴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与叹服!
2、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优势。"中国银都"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县内金银企业已注册了"永银"、"金荣"、"兴光"等10余个产品商标,其中"永银"、"金荣"牌白银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
3、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通过把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永兴县金银企业在金银回收、银精炼、银触头等技术上处于国内同行前列,其中鑫泰银业自主研发的"多金属复杂渣料综合处理工艺研究及运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西河企业集团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前置氧化双拉制备银基接点技术"和鑫达银业自主研发的"高效电解银工艺技术及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形成了较强的效益优势。永兴县金银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大支柱,不仅安置了4万多人就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可观的税收收入。2002-2009年,金银产业税收由2000万元增加到3亿多元,增长了 14倍,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50.76%。在金银产业的拉动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当前制约永兴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福利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永兴县循环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冲击。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对民政福利企业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于国家来说,这样更好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也有力促进了民政福利企业税收征管的规范。但对于主要是回收利用有色金属工业"三废",原料来源于全国各地,经营主体复杂,很难取得进项抵扣发票的永兴金银产业来说,受到重大冲击。
2、金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税后利润空间丧失。随着有色金属"三废"回收冶炼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类信息的公开,整个行业进入微利经营时期。目前行业内采购有色金属"三废"都采取精确计价方式,即以"三废"中所含金属量确定销售价格。以永兴县某金银企业生产1吨高纯银为例,按2007年8月30日的价格计算,每吨白银含税销售收入为320万元,原料进价为288万元,其生产成本和回收损耗为 14.4万元,金银再生资源企业主要的利润在企业环保设施收集的烟囱灰,它含不等量的铋、钯等元素,每回收1吨白银可收集9吨左右烟囱灰,价值9万元左右,据此计算,生产1吨含税销售的1号银的未缴增值税前毛利为26.6万元,由于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三废"原料不带票销售,如提炼加工后按17%的增值税率带票销售,利废企业生产1吨白银将亏损27.8万元。如按10%的进项抵扣政策交纳税款19万元,税后毛利为7.6万元,表面看有一定的利润,但如果再加上企业民间融资利息成本(月息2%以上)、环保成本及其他税费等支出,整个回收生产环节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状况长期下去,同样导致企业不带票销售。
3、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二次污染风险。永兴县现有的冶炼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也有相对落后技术,小作坊或家庭作坊生产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固体废物处理后还有废渣留存,造成局部地区环境污染。
4、资金"瓶颈"制约突出,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受限。 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和园区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财政支出压力相当大,由于税收结构以国税为主,地方可用财力少,要从县财政拿出大笔资金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开发应用技术和壮大发展自身的主体,资金的需求也相当迫切,永兴县金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单位价值高,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极大,而且不管是新技术开发应用还是企业做大做强,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也相当大。目前基层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永兴县金银产业发展的需要。据了解,永兴县金银产业的资金总量在30亿元以上,其组成结构基本为4.5:4:1.5,即企业自身资金45%,民间融资40%,贷款15%,而且民间融资利息负担沉重。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和规范回收体系。再生金属产业正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需要稳定的原料供应。因此,建议借鉴发达国家成熟、先进的动作模式与经验,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废旧物资回收渠道和回收网络的建立,明确规定生产者、消费者、各种中间环节不同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形成全社会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的良好风尚,完善中国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为从事废旧有色金属生产的企业分类采购再生资源创造条件。
鼓励从事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的企业规模化发展,扩大影响,提高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的提升与影响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废料采购渠道,降低废料采购成本,提升企业实力,而且使企业更有能力和条件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治理二次金属循环利用产生的污染,实现再生金属产业的现代化。同时,鼓励事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的企业规模化,使企业不仅能够从产业的发展壮大中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要从节省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提高再生利用率等方面使企业承担明确的社会责任。
2、制定财税优惠政策。资源再生行业的特点之一是公益性,如果国家缺乏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难以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应制定激励政策,减税让利,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如通过补贴或税收减免使回收利用企业获得平均的利润水平;可采取先征后返的政策,改变资源再生企业总体税收负担过重问题;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准予税前扣除;对购置相关设备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征税办法,对经济、环保和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利废企业,实行销售产品的税收优惠。尽可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无所适从。
3、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建立有色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专项计划,形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围绕有色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快再生金属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促进资源再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永兴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情况,对金银冶炼工艺改进更新上及环保设施改进升级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对金银产业精深加工上特别是白银精深加工方面的技术支持。
4、改善融资条件。一是永兴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地区且对全国环保大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可给予财政专项补助,同时,国家每年可安排一定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产业引导、示范建设及区域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的管理。二是金银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占有量大,而且要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生产设施改进等投入相当大,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发展速度、提升的空间都将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在保证金融安全的条件下,应加大金融部门对金银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