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钢集团”)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老钢铁企业,在吉林省的冶金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是通钢集团经历重大变化最为集中、生产经营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生产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亏损境地,股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剧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困难。在应对这些复杂问题和矛盾的严峻挑战中,通钢集团实现了新的发展。
2010年7月16日,通钢集团与首钢实现重组,老钢铁企业在结构调整中踏上了新的征程。
老国企在金融危机中交上满意答卷
通钢集团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历经建设发展、调整发展、改革发展,通钢集团现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的钢铁企业,全省工业提速增效十强企业。现有职工总数20547人,拥有资产总额301.5亿元,具备年产钢560万吨的生产能力,下辖通化钢铁、通钢矿业、磐石钢管、四平制品、通钢国贸、通化网航等6家子公司和冶金设计院等8家参股公司。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通钢集团生产经营出现了十年来从没有过的严峻挑战。到了2009年,通钢集团在生产经营上和企业生存发展上更是经历了诸多的考验。
面对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通钢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突出“保稳定、谋生存、求发展”这一主线,理顺职工队伍情绪,稳定生产经营秩序,重构内外发展环境,确保了改革发展的稳定进行。
———在生产组织上,通钢集团遵循市场原则,克服诸多困难,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既确保了建材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又确保了规模效益的释放。2009年建筑用材产量达到174.78万吨,同比提高61.52%。全年铁钢材产量均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销售组织上,针对外部市场形势的变化,始终坚持订单量大于生产量,合同量大于订单量的销售组织原则,有效化解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因素。产销率完成99.5%,本地化销售比例达到75%;完成政府采购46万吨。
———在采购组织上,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积极推进供应商战略联盟,为理顺采购渠道、稳定原燃料质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创造条件。
———在降本增效上,坚持眼睛向内,深入研究各工序、各环节的降本增效潜能,全面提高指标对标水平,动员各层面向投入产出要效益,向产品结构调整要效益,向深化管理要效益。全年可比成本降低额达11.17亿元。
———在内部管理上,不断完善集团化管理模式,尤其是强化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理顺专业管理体系。对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止血”措施,并理顺薪酬,完善职工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在困难和考验面前,通钢集团注重引导两级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把思想统一到立足通钢现状,保稳定、谋生存、求发展上来。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抓好职工队伍稳定。健全职工民主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为维护职工利益提供了组织保证。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开展各类劳动竞赛,调动职工积极性,企业人气、职工士气和队伍志气得以提升。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2009年,通钢集团产铁516.16万吨、钢518.92万吨、钢材517.6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0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达到5.23%。
进入2010年以来,通钢集团以自我重组、自我重塑、自我提升为动力,努力克服持续低温冻害、原燃料资源不足、资金紧张、市场形势变化较大等诸多困难,全力抓住吉林省扩大总量、加快发展带来的商机,着力抓实产能品种与市场的融合发展、市场分析预测、继续推进本地化销售、加大销售应收账款控制和进一步做好省内钢材产需衔接工作等关键环节,使产销率实现100%,完成本地化销售比例80%比去年同期增长9%。
重组带来的通钢新目标:作东北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2010年7月16日上午,对通钢集团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吉林省政府与首钢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首钢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重组通钢集团协议签约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代表省政府与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首钢控股公司总裁李志强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钢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吉林省国资委、吉林省建通投资公司、通钢集团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通钢集团重组协议》。通化市政府与首钢控股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约定,将由首钢出资25亿元现金受让吉林省国资委持有的通钢集团部分股份和向通钢集团增资。同时,吉林省国资委也向首钢总公司划转了部分通钢集团股份。重组完成后,首钢总公司及首钢控股公司将合计持有通钢集团77.59%的股份,华融资产公司持有10.33%,省国资委持有10%,其他小股东持有2.08%。
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表示,重组后,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和多元化经营等措施,支持通钢发展,把通钢的发展规划纳入首钢“十二五”规划,将通钢的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事项纳入首钢的钢铁主流程管理体系,争取到“十二五”期末使通钢集团销售收入翻一番,人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达到首钢平均水平,把通钢培育成中国东北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目前,首钢产能不到2000万吨,通钢年产能约为600万吨,按照首钢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钢产量要达到3000万吨左右,并做大做强一批战略性产品。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此次首钢重组通钢,无疑使首钢在实现这一目标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就外界较为关注的重组后通钢集团职工生活问题,朱继民表示:“职工关心企业,企业也应该关心职工。人和企业要共发展,这是一条必须遵循的规律。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利益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首钢与通钢实现战略重组,对于提升两户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有益于进一步提升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通过重组,将进一步提升首钢的整体产能和综合实力,加快实现首钢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扩张规划,也有利于通钢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