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April

2010

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电解车间生产实践

发布时间:2010/4/28 17:02:441007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一.大通铜业电解生产简介

  大通公司电解精练采用的为传统法,设计产能为2.3万吨/年,经过改造目前已经可以达到每年生产3万吨标准阴极铜。电解精炼包括种板系统和成品系统,分别为22个种板槽和252个成品槽,电流密度为240~260A/m2,阴极周期为7天,阳极周期为21天,电流效率稳定在97%左右。净化工序采用一段电积脱铜、二段诱导法脱除As、Sb等杂质,结晶浓缩生产粗硫酸镍工艺。

  二.对电解铜生产的几点建议

  根据自己在生产一线的实践,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和保证电铜质量,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3.1 质量控制

  电铜质量控制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成分。含金银成分较高的矿石粗铜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泥易沉淀而质量容易控制。但大通公司是一家以废杂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特别是近年来电积黑铜、次黑铜和其它低品位铜原料处理量明显加大及铜原料中各种杂质含量明显增加,这给电铜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

  3.1.1在电解生产过程容易产生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① 电铜四边不齐,凹凸不平。

  ② 个别块电铜两个边部薄厚不均,厚边有的呈开花状。

  ③ 个别块表面长粒子多,刚开始是针刺粒子,后长成大粒子。这种粒子板面无论什么部位都有。

  ④ 个别块电铜上沿长粒子多,呈开花状。

  3.1.2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

  第一,电铜表面长针刺主要是由于电解液含悬浮物杂质太多引起。在出装槽过程中尽量减小对电解液的搅动并严禁非出装槽和电调工在槽上行走,促进阳极泥沉淀。充分发挥4#集液池作为预留废液池的功能对净液返回液进行二次压滤。

  第二,阳极板经泡洗后,表面的铜粉必须冲冼干净后才能下槽。

  第三,电铜边部薄厚不均是由操作不当引起的。电调工应该认真对刚下槽的阴、阳极对正。除此之外,下槽两天后,还应逐槽检查电铜边部薄厚情况,不均匀的逐块调整。

  第四,在确保阳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维持阳极板质量的稳定,阳极质量稳定作为其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引起高度关注,阳极板质量的明显波动将引起电铜质量的相应波动。阳极板化学成分的明显或异常波动,会破坏电解精炼系统的稳定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电解液中硫酸、 Cu 离子以及其它杂质浓度波动较大,极易造成不同批次产出的电铜质量波动较大,为确保电铜质量,添加剂用量、电解净液化处理量、硫酸与 Cu 离子浓度控制等技术措施须频繁调整,非常不利于电解工序的正常生产;对含某些元素较高的阳极,如高 As 、 Sb 或高 Au 、 Ag 以及高 Ni 的阳极等还需采取其它特殊技术措施。

  3.2 成本控制

  在电解过程中,主要的能耗为电耗和蒸汽消耗,因此做好电耗和蒸汽消耗的节能降耗工作是降低电解铜的综合成本最有效的措施。我认为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电解过程的控制;

  ①  电解槽面采用单块亚麻布逐槽覆盖,即保温又渗水,耐酸腐蚀,单槽操作方便。同时电解槽外壁及槽底也要保温,最大限度防止热量损失。

  ② 做好热交换器的清洗工作,提高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蒸汽耗。

  ③ 严格将电解液的温度保持在63-650C ,以利于加快离子的扩散,使电解液的成份均匀,降底电阻,提高导电率,降底槽电压,降低电耗。

  ④ 跟据密度和工艺的要求,适当调节电解液的循环量,使电解液成份均匀,有效降底浓差极化作用,降底槽电压及电耗。

  ⑤ 加强添加剂的监控,设专人控制添加剂的加入量 ,并根据工艺的变化及时调整配方,避免添加剂过量引起槽电压上升,增加电耗。

  ⑥ 保持合理的残极率,一般控制在16-20%,过低的残极率会引起阳极工作周期末期的槽电压急剧升高,从而增加电耗。

  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工业区,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资源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电解铜厂三方投资组建的企业,注册资本 64980 万元人民币。该公司2005 年 10 月被国家批准为第一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是天津市“百强企业”及“劳动保障诚信A级企业”,也是天津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军企业。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