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January

2011

中国铝企:面临泄密与败诉的两难抉择

发布时间:2011/1/12 9:39:43837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说,这种不愿意填表应诉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算是中国企业打双反官司的最大障碍。

  中国铝业领域的反倾销反补贴案频发,美国的双反裁决对于全球具有示范效应,它不会是终点。下一步需要提防的是欧洲、南美等国家出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需要,对中国铝企采取相同的举措。

  如果企业填写调查表格时涉及自身商业机密,是可以与当地政府签订保密承诺协议的,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出现,也可以上诉世贸组织等要求裁断。若能够学会专业完善地应对国外政府的调查,很多“双反”调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对改善中国铝企在外贸出口中的地位有所裨益填还是不填,这是个问题。

  当面对着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表格的时侯,这似乎是众多中国铝企共同的纠结。

  早在去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就发布公告称:“应美国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铝型材进行双反立案调查。”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美国先后在2010年8月31日和10月28日宣布初裁结果,其中反补贴初裁仅广亚铝业等几家应诉企业补贴税率为6.18%至10.37%之间,其他企业均被处以高达137.65%的惩罚性关税。而反倾销初裁,大部分出口企业将被按59.31%的反倾销税缴纳保证金。这无疑是对中国铝企的当头一棒,导致之后的数月中国铝材在美出口量一降再降。

  为何某些相关的中国铝企在收到双反调查后却迟迟没有应诉?原因就在于表格中过于细致的调查内容上。

  商业机密岂能拱手相让

  据记者了解,某铝型材生产企业高层就曾表示:“如果填写了调查表格,我们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很多国家启动双反调查时,为方便政府作出是否存在倾销或补贴的最终结论,经常要求企业填写详细的成本构成以及产量、客户情况,如企业的人力、土地成本、原材料价格等细节。此次对中国铝企的双反调查内容,就包括他们在美国市场最大的5家客户的具体信息以及联系方式、自2007年1月1日以来是否新建过工厂,是否有过迁址或者扩张计划以及2010年到2011年的生产计划等详细数据。而这些,恰恰是企业重要的商业机密。

  “这是要我们把商业机密拱手相让!”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凤铝铝业海外营销公司相关人员对记者说,“很多出口企业看到调查表格的时候都不愿意填写,也不想应诉。虽然这可能带来惩罚性关税,出口成本的增加,甚至可能会将原有的出口市场完全堵死,但如果商业秘密被泄露,影响的则是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就算应诉,也未必会赢,到时候商业秘密也泄露了,更是鸡飞蛋打。”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对媒体透露,这种不愿意填表应诉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算是中国企业打双反官司的最大障碍。

  对此,记者试图联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了解铝企为避免泄密而不予应诉的相关情况,但铝业部门胡长平副主任只是对此表示:“那不是归我负责的部分,暂时无法回应。”

  中国铝企面临两难境地

  上述相关人员还透露,中国输美的铝型材FOB(FreeOnBoard,即船上交货,习惯称为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为3100美元至3200美元/吨,只要达到30%左右的关税中国铝企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然而现实是,仅反补贴税就高达137.65%,这足以让中国铝企元气大伤。

  相关数据也显示,反补贴初裁结果公布后,2010年仅广东佛山一地,对美国出口涉案铝挤压材仅九、十两个月时间,对美出口涉案铝挤压材规模就锐减近2/3。而如果再按照59.31%的反倾销税缴纳保证金,预计佛山对美国出口的铝挤压材将在高税率的重压下继续萎缩,直至被迫放弃美国市场。中国目前有700多家铝型材企业,其中对美国有出口业务的超过100家,佛山铝企的遭遇仅仅是冰山一隅。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国铝企首次因双反调查而受挫。据统计,2008年加拿大“双反”贸易救济案件后,2009年广东铝型材出口暴跌64.6%;2009年6月澳大利亚对我出口铝型材“双反”立案调查,当年广东铝型材出口降低24.6%。而初裁之后的美国市场变化,就与一年多前的加拿大遭遇非常相似。

  相对于国际压力,中国铝企在国内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铝业部门相关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在全球同行业中,中国铝冶炼企业面临最高的电力成本,电费支出占到其总成本的一半。而去年9至10月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各地纷纷采取停限电、关闭落后产能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也对中国铝企的产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国内外的双重压力,某些出口铝企依然把商业机密放在了首位,忠旺集团北京分公司某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面对国外反复的双反调查,有时企业会选择不应诉、不予理睬,那样的话,对方政府就会采用申诉方的材料,申诉方提供的数据,这样对于被调查企业是不利的。但很多出口公司还是形成了以保护商业机密为前提配合行动的机制。这是在泄密与败诉两难的境地中作出的艰难抉择。

  唯一的好消息是,据《华尔街日报》透露,全面调查及最终裁定一般要耗费数月乃至一年左右的时间,即使美国商务部今年年初对双反调查作出最终裁决,上述关税也不会立即生效,除非独立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进口给美国的生产商造成了损害。

  规避壁垒只得另寻出路

  亲身经历过2010年铝企萧条的广交会,铝业资深人士杨某对双反调查带来的外贸寒冬深有感触。“美国是我们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这样的关税,美国客户根本不可能来中国下单。在去年的广交会上很多铝型材企业就已经对美国客商不抱希望了,只能认栽。”他对记者抱怨道,“甚至在反倾销初裁之前,有客户下了小单,企业已经开始生产了。但当客户听到裁决结果之后,宁愿赔钱也不来提单。这也是中国铝企为维护自己的商业机密所付出的代价。”

  同时,他也对同行提醒道,中国铝业领域的反倾销、反补贴案频发,美国的双反裁决对于全球具有示范效应,它不会是终点。下一步需要提防的是欧洲、南美等国家出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需要,对中国铝企采取相同的举措。作为中国铝企的一员,应该想办法去应对这种局面而非一味逃避。

  记者了解到,在欧美市场可能陷入长期低迷的形势下,不少中国铝企已经开始转向新兴市场。此前凤铝铝业的相关人员透露,他们公司的出口已经逐步转向中东、非洲市场。而同行坚美铝业则因为以亚洲、俄罗斯为主而“侥幸”避免了美国反倾销影响。因为这些措施,2010年这些公司的出口量仍有望达到预期目标。

  除了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减小反倾销的影响,不少铝型材企业也尝试在国外“中转”。某铝型材企业高管悄悄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找一家公司做代理或成立一个渠道,再中转到美国等国家,以此规避贸易壁垒。因此,他们有底气对双反调查不应诉,不需要透露自己的详细信息。

  面对美国双反调查带来的中国铝企出口困境,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专家指出,如果企业填写调查表格时涉及自身商业机密,是可以与当地政府签订保密承诺协议的,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出现,也可以上诉世贸组织等要求裁断。若能够学会专业完善地应对国外政府的调查,很多“双反”调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对改善中国铝企在外贸出口中的地位有所裨益。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