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February

2011

云南省矿业改革 开采不再疯狂

发布时间:2011/2/21 10:14:341920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矿业“严打”!

  

2008年12月1日,云南省政府推出矿业改革举措,探矿权须以招拍挂的公开竞争、有偿取得方式获得,探矿权、采矿权场外交易一律作废。

  

2009年一年,查处无证采矿2185起,核减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了9.3%;查处非法转让采矿权42起。

  

2010年,对镇雄县高岩煤矿等22个重点矿区违规违法勘查开采现象开展全面核查,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74件,结案74件。

  

近期,云南省探出3个超大矿床,改变了全国的矿产储量格局。面对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开采企业们是否会一拥而上的疯狂“掠夺”?政府部门又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相较从前的无序开采、以采代探等小打小闹的开发,现在的云南矿业,是怎样的状况?

  

  动刀:探矿权不再是免费午餐

  

矿产资源富集,使云南多年来一直是矿产投资的主战场。2008年12月1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省政府推出矿业改革举措,探矿权的取得不再免费,探矿权必须以招拍挂的公开竞争、有偿取得方式获得,探矿权、采矿权场外交易一律作废。

  

在探矿权有偿出让的举措出台前,一些地方采取“小矿小批”、探矿权“申请在先”的审批方式,矿产开发一哄而上,而分散开发的民间资本力量缺乏技术,使得投资“虚热”,出现资源无序、低水平开采、浪费和“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等“小打小闹”开发形式,矿业开发秩序小、散、乱。

  

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作支撑,探矿权的“资金暗战”不断,擅自转让矿权、炒矿权、倒卖矿权在地下偷偷进行,至于开矿对环境的影响,似乎投资商没有想得更多,采矿区满目疮痍的景象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2008年中央巡视组检查督查云南矿业开发秩序前三年清理整顿结果时,向省政府反馈,矿业权整合取得成功经验,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无证探采、私下转让矿权行为。按照反馈意见,云南新一轮矿业开发秩序整顿拉开序幕。

  

  重拳:注销455个违规探矿权

  

面对整顿和暂停探矿权审批措施,规模小、实力弱的商业资本投入者坐不住了,矿山停止炒作,无疑影响了他们投入股本的分红,私自场外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撞在“枪口上”。

  

接下来,一系列改革措施规范着矿业开发的秩序:对省内现有的8000多个矿山企业和3500多个探矿权进行清理核查,对存在问题的进行限期整改;云南矿业交易中心在省国土厅挂牌,过去无偿取得的矿业权,在转让和延续登记审批时要收取矿业权价款,逐步解决矿业权有偿和无偿取得“双轨制”并存的问题……

  

云南省从2009年开始,探矿权实行总量控制,有计划投放,禁止和限制将矿业权进行分割转让,打击和控制炒作矿业。

  

系列重拳下,云南省建立起矿权退出机制,至2009年8月,向社会公告注销了455个不符合保留条件的探矿权,全省探矿权总数由原来的3756个下降为3301个,探矿权总数下降了11.88%。同时,通过探矿权协议出让等历史遗留件清理,退件项目174个。2009年一年,查处无证采矿2185起,核减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了9.3%;查处非法转让采矿权42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投资者还以为云南在排外,四处投诉政府把开矿资金乱投放,在整顿后的实效面前,这些无技术力量的游兵散资自觉地退出了市场。

  

  新政:“24字”解决探采“小散乱”

  

矿业新政有效扭转了探矿权无偿取得、圈而不探,炒作矿权等行为。省政府及时把新政成效加以固化,修订多部法规,规定矿业权“规划控制、计划投放、市场配置、责权统一、合同管理、安全生产”。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有整合矿产资源的力度不足以动到根本,矿政管理的24字新机制是对症下药倒逼出来的。旨在解决探采矿‘小、散、乱’问题。”新政在矿权出让收入分配中,给州市和项目区以更多更大的权利和利益。

  

为严防矿权出让的“权力寻租”,省国土厅就《关于妥善处理探矿权采矿权有关问题的通知》举行听证会,就矿权处置、资源整合中的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延续等问题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听证代表就矿权炒作叫停、矿业权处置应建立相关仲裁协调机制,探矿权门槛等焦点问题畅所欲言。省厅明确,对默许、纵容矿产违法行为或者阻碍查处,明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渎职侵权责任。

  

  长效:找矿统一整装勘查

  

去年,云南省展开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云南省国土厅成立专家委员会,整合勘查区内的资金、矿权,整合优势企业等,进行跨专业、多学科联合勘查、联合攻坚,对优选出来的重点勘查区,都作为一个整装勘查区。

  

整装勘查机制的启动,其亮点还在建立健全找矿激励机制,对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省政府将给予奖励;整合矿权完成较好地区,优先考虑安排地勘基金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及矿产资源保护项目;整合成效明显地区,矿业权投放数量给予倾斜;未通过整合验收地区,调减其新设矿业权投放数量计划指标;让公益性勘查和商业性勘查彻底分开;理顺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关系。

  

2010年,对国土资源部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云南省镇雄县高岩煤矿等22个重点矿区违规违法勘查开采现象开展全面核查。立案查处了矿产违法案件74件,结案74件,结案率100%,今年初,矿业权出让一级市场进入新投入运行的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规范矿业权转让二级市场,杜绝场外交易。规范后的云南矿业市场,“石头”探采将不再“疯狂”。

  

  新闻背景

  

3个超大矿床 改变全国格局

  

2008年5月,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昆签署《开展云南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合作协议书》,云南成为去年国土资源部在21个省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行动的试点省之一。近日,省政府地质找矿会上透露,云南省新发现3个超大型矿床与5个大型矿床,找矿行动初战告捷。新形成香格里拉县铜矿勘查开发、鹤庆县金矿开发、麻栗坡县钨矿开发等一批矿业开发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云南省、甚至可以说是全国的矿产资源分布格局。

  

在对3个超大型矿床的评价中,探明香格里拉县普朗超大型铜矿资源量650万吨,让云南铜资源总量赶超江西,位居全国第二;探明鹤庆县北衙超大型金矿黄金资源量127吨,金资源量位居西南第一,同时,估算共生铁矿石5000万吨,共伴生银3000吨,铜金属量20万吨;探明云南麻栗坡县南秧田超大型钨矿也已初步控制的钨资源量大于30万吨,为超大型矿床规模,成为重要的钨锡成矿有利地区。

  

另外,此次矿产勘查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矿信息和找矿成果:镇俊至威信煤田勘查区估算煤碳资源量52.7亿吨;个旧地区力争锡、铅锌有较大突破;祥云至宾川勘查区新增金、铜、钼等资源;昆明至华宁聚磷盆地深部勘查区新增磷矿石9396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磷矿等等。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投入地质找矿资金58亿元,累计探获资源量分别为:煤44.5亿吨、铁矿石2亿吨、铜306万吨、铅锌611万吨、锡35万吨、金127吨、锰811万吨、钨18万吨、铝土矿4000万吨,初步形成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矿产开发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不破坏环境的,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也是云南找矿计划的新特点。

  

我们鼓励企业自己出资勘查,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勘查项目,省政府将从专项基金当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扶助。

  

  高端访谈

  

投1.28亿建国际矿业交易中心

  

选址初定龙泉街道办事处辖区,规模1.5万平方米

  

今年,随着地质找矿行动的深入推进,2迎来矿业发展黄金时期。昨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表示,争取到2012年,使全省优势矿产探明新增资源量达到铜1000万吨、铅锌1000万吨、铁矿石25亿吨、铝土矿2亿吨、金200吨、银5000吨、锡25万吨、钨30万吨、煤20亿吨、磷2亿吨。分管全省找矿行动的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则表示,云南省计划3至5年内培养一批找矿专家。

  

记者:找矿过程中有哪些困难需要攻克?

  

和自兴(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矿业开发小、散、乱是多年来困扰各地的一个通病。当前改革的挑战较大,全社会应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不是逢矿必开,一开矿必赚钱。取得50%的找矿成功率就是胜利,矿产资源探采要公益性、商业化风险共担,所以鼓励多探少采,不允许乱采滥挖,要有市场退出机制,公开公平公正运行探矿、采矿权,让优势资源集中在优势企业。

  

记者:云南省近两年的矿产勘探任务是什么?

  

和自兴:云南省地质找矿探矿行动从一启动,初衷就是要解决过去低层次开采、矿产业原料自给率低的困局。云南省实施的3年找矿行动计划要依托强有力的省内勘查技术力量融入国际化这一大舞台,加大“走出去”合作和“引进来”战略,争取到2012年,使全省优势矿产探明新增资源量铜1000万吨、铅锌1000万吨、铁矿石25亿吨、铝土矿2亿吨、金200吨、银5000吨、锡25万吨、钨30万吨、煤20亿吨、磷2亿吨,在“桥头堡”战略中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记者:在推进矿业产业走向国际贸易方面,云南省将有哪些尝试?

  

和自兴:找矿行动要以科技支撑,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亟待加强,所以,此次来滇研讨此行动的院士们也都提出了这方面建议,并将为提高云南省地质科研的深度,争取找矿有更好突破。同时,同步推进昆明(国际)矿业交易中心建设,能扩大找矿成果运用。目前,中心选址已初步确定在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辖区,北部山水新城范围内,投资规模为1.28亿元,建设规模1.5万平方米。

  

  3至5年培养出找矿智囊团

  

记者:此次发现评价的3个超大型矿床具有哪些潜质?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