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arch

2011

有色金属、钢铁等主要工业行业利润增长分化

发布时间:2011/3/3 8:24:221490次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1、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幅持续回落,环比回升。

  

  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7亿吨,比上年增长9.3%;钢材产量增长14.7%,均比上年有所回落。

  

去年粗钢生产月度增幅先高后低,一度负增长,年底有所回升的走势。

  

钢材价格也呈先升后降,下半年震荡上行的“N”型波动走势。

  

钢材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全年铁矿石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60.6%,钢铁企业成本上升较快,利润率低位徘徊。

  

1-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58.1%,增幅虽不低,但全年增幅持续大幅回落,四季度在钢材价格上升和产量回升的情况下,利润环比才止跌回升。

  

  金融危机前,我国粗钢净出口一度高达全年产量的11.2%,对我国钢铁行业出现的过剩产能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2009年这一比例降到0.5%,2010年恢复到4.4%。

  

一方面是外需减缓抑制了出口,另一方面为促进节能减排,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降至零,钢材消化空间缩小,加重了钢铁行业的市场压力。

  

  2011年,铁矿石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我国进口铁矿石大致维持在6亿吨左右。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水平预计在成本的支撑下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在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与钢材价格持续波动的双重作用下,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难以明显回升。

  

预计一季度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仅增长不到10%。

  

  由于我国粗钢产量已突破6亿吨的高水平,高基数下的较快增长难以为继,钢铁行业未来增长之路是用产品升级换效益,改变单纯总量扩张的发展模式。

  

2011年,国家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高强度建筑钢材的使用将成为重点;能满足高速铁路建设需要的高性能钢材,以及高速列车用高规格钢材;需要能满足造船行业新标准要求的大型船高性能绿色钢板;智能电网建设需要更多适用的特殊钢;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家电产品发展需要大量高附加值钢材。

  

钢铁行业提高吨钢附加值,提高吨钢利润水平,尚有较大空间。

  

  2010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7.3%;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分别增长19.9%和12.2%。

  

1-11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0.3%,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82.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长76.6%。

  

  2010年,有色金属价格先降后升高位运行,年末LME三月期铜收盘价比上年末上涨31.4%,期铝上涨11.1%,期铅上涨4.9%,期锌下跌4.1%,各品种涨幅差异较大。

  

但以平均价计算,全年LME三月期铜平均价同比上涨46%,期铝上涨29.4%,期铅上涨24%,期锌上涨30%,均为大幅上涨态势。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全球面临通胀和货币宽松,推动了有色金属价格的不断上涨。

  

  2010年,除铅锌、镍冶炼业外,铜、锡、铝、锑、镁等金属冶炼业利润均增长1倍以上,基本金属矿采选业利润也增长近1倍。

  

金、银等贵金属矿业、冶炼业利润稳定增长50%左右。

  

  虽然有色金属价格仍在上涨态势中,但1万美元∕吨以上的铜价透支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和支撑力度,难以长期维持,而经过2009年的恢复性回升和2010年的大幅上涨后,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对有色金属行业利润的边际贡献减小,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将明显低于上年水平。

  

  2、煤炭行业利润增势稳,电力行业利润下滑快。

  

  2010年,在经济增速提高、需求上升、煤矿资源整合和一批新矿井投产的共同作用下,煤炭产销保持较快增长,山西、内蒙、陕西、宁夏、贵州等主产区煤炭产量增幅基本都在20%以上。

  

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增长16.5%,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发运煤炭量增长21.5%。

  

煤炭企业库存比年初下降11.9%,重点发电企业存煤比年初增长46.4%,主要煤炭发运港口存煤比年初增长70.4%。

  

全年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进口1.45亿吨。

  

  2010年,煤炭库存逐渐由煤炭生产企业向发电企业等用户及中转港口转移,反映出煤炭用户对煤炭供应不稳和价格上涨的担忧。

  

去年二、三季度由于控房价等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煤炭价格已有所回落,但四季度在“冷冬”预期影响下,动力煤价格开始了新一轮上涨,主要用煤行业为备冬储煤,纷纷采取多储、早储行动,在短时间内增加了煤炭的非正常需求。

  

  另外一个因素是,四季度在国际大宗商品全面上涨后,原油价格也开始出现向上突破势头,特别是在各国强烈的通胀预期和中东局势演变下,原油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拉动煤炭价格向上。

  

尽管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去年仍净进口1亿多吨煤炭,且煤炭净进口已开始由短期趋势向中期趋势演变,进一步拉动了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

  

  2010年,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8%,实现利润增长61.1%,均比上年有大幅提高,且增势较为平稳。

  

从目前形势判断,尽管煤炭价格有所上涨,但尚在可控范围,煤炭行业今年利润将继续有所增长,但增幅将低于去年水平。

  

  2010年,全国用电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尽管部分地区节能降耗对用电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年发、用电量仍实现较高增速,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出现回升。

  

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3.3%,增幅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11.7%,水电增长18.4%。

  

  2010年,电力行业由于受去年初低基数的影响,利润增幅逐季明显回落,1-2月份、1-5月份、1-8月份、1-11月份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4倍、2.6倍、1.2倍、74.5%。

  

发电量增幅由2009年底最高时的26.9%一路下滑到去年12月份的5.1%。

  

  此外,受电煤价格高位上涨影响,火电行业利润下滑势头明显,1-11月份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面达43.2%,中部、山东及东北地区火电企业亏损严重。

  

在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重点电煤合同的履约率却不断下降,合同电煤供应得不到有效保证,进一步加剧了火电企业的经营压力。

  

预计今年一季度火电行业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

  

  “十一五”以来,为了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电力工业开始向电源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化的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持续上升。

  

2010年1-11月份水电行业利润同比增长78.3%,核电行业利润增长14.3%,新能源发电行业利润增长79.8%,均好于火电行业。

  

  3、石油开采业利润增幅回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降幅收窄。

  

  2010年,在海陆并举下,油气接替战略取得突破,全国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6.9%,创10年来最大增幅;天然气产量接近1000亿立方米,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

  

1-11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65.7%,虽然利润增幅较高,但呈逐季明显回落态势。

  

2010年原油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波动幅度较窄,大部分时间在75-90美元之间运行。

  

  今年初以来,中东局势动荡,原油价格开始向上突破,若未形成大的涨势,一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幅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油价是否会失控,将主要取决于中东产油国局势的演变。

  

  2010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突破4亿吨,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加快7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增长10%,石化原料石脑油产量大幅增长44.3%。

  

在需求旺盛和通胀助推下,全年炼油行业价格上涨18.3%;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受输入性通胀和成本上升作用,炼油行业价格涨势明显加快。

  

  在价量双上升刺激下,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降幅收窄,特别是四季度大幅增长,全年利润仅小幅下降1%。

  

虽然原油价格也呈涨势,但由于成品油与原油价格联动机制较为顺畅,加之近一段时间石化产品价格涨势强劲,预计一季度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同比将增长70%以上,较去年有大幅提高。

  

  4、化工、化纤、建材行业利润保持高增长。

  

  2010年,化工行业增长加快,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附加值较高的专用化学产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超过基础化工原料行业,成为化工第一大子行业。

  

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行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基础化工原料、化肥等行业平缓下降。

  

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类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乙烯增长31.7%,化学试剂增长58.8%,甲醇增长26.2%,硫酸增长18.7%,涂料增长22.8%,合成树脂增长18.3%,轮胎增长19.8%。

  

化肥产量增长缓慢,化肥增长2.5%,合成氨下降2.4%。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