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arch

2011

央企冲击100家目标 26个行业多个藏宝点

发布时间:2011/3/14 9:21:001487次

据理财周报报道:

  在确定有宝藏的地方,我们往往只缺一张寻宝图。

  

  2005年至2010年,5年来央企数量从169家整合到目前的122家,但资产总额却由10.5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实现翻倍。

  

“十二五”期间,央企重组大势仍不可逆转。

  

  中航精机(002013)、ST昌河,以及近期爆发的北化股份(002246),央企重组板块中屡现大牛股,记者梳理出容易插上重组“翅膀”一飞冲天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接下来只需要按图索骥。

  

  央企重组潮中屡出大牛股

  2010年央企重组是A股市场最热的话题之一,而相关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多次上演股价快速翻倍的好戏。

  

  A股市场战绩辉煌的王亚伟一举一动总能受到广泛关注,央企重组盛宴,他同样没有缺席。

  

  2010年王亚伟重仓的央企重组股中,ST昌河、中航精机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

  

ST昌河2009年停牌重组,2010年9月20日复牌,当日股价大涨168.82%,之后又多个交易日封在涨停,最高涨幅达373.6%。

  

  除了ST昌河,央企重组股中王亚伟成功狙击的还有中航精机。

  

2010年10月20日,中航精机重组复牌,连续以9个涨停收盘,股价最高也翻了两倍。

  

  此外,2010年还有很多“麻雀变凤凰”的故事。

  

航天动力最高涨幅92%、中航重机涨167.6%、光电股份涨207%、航天长峰涨124.8%,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20余家央企下辖上市公司中,因资产整合而在二级市场中出现的机会已经如此之多,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宝藏等待挖掘吗?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戴爽告诉记者,央企重组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重组趋势不可逆转,后期机会仍然很多。

  

  “宝藏”丰富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能挖出它们?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上面看来,“跟踪”王亚伟在央企股中的动态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不能成为我们的投资逻辑。

  

  央企下辖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且行业分散,因此理财周报将呈现出央企重组的主要框架,并梳理出寻找央企重组大牛股的主要逻辑。

  

  淘金路线:26个行业3类央企

  加上去年年底刚成立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当前央企数量为122家。

  

除了国资委控制下央企控股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央企拥有分布于26个不同行业的270余家上市公司,在数量庞大的企业“中央军”中,理财周报标出165个藏宝点。

  

  据中金公司统计,央企中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行业是机械行业,包括38家上市公司,电力、化工及汽车及零部件拥有的上市公司均在20家以上。

  

  技术硬件设备、交通运输服务、建筑与工程、有色金属、医疗保健、电子元器件和耐用消费品等传统行业也拥有至少1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农业、煤炭、交通基础设施、零售、造纸和电信等行业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则不超过5家。

  

  根据国资重组的调整路线,经过记者梳理,将央企按照所处的行业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国资委需要绝对控制的行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运输、航运、军工和电信七大行业在内。

  

这些行业除军工还在重组外,其他基本已完成资产整合。

  

  第二类是政府需要保持较强控制即可,包括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支柱行业内,目前重组进度还在初期。

  

  除了上述两类央企外,有些行业政府要逐渐放宽控制,如商贸流通、投资、医药、建材、农业、地质勘察等,这些行业国资甚至要逐渐退出。

  

  央企分布广泛,上市公司众多,但重组方式一般包括股权划拨型、资产注入型以及外延并购型重组。

  

几种方式对于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影响不尽相同,比如资产注入等往往能让上市公司迅速升值,但是两家集团公司合并或者托管等方式对于其涉及的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并不会很大。

  

  归纳重组方式并不是投资逻辑,还需要筛选出重组概率大的行业,并找出行业中下一个“ST昌河”、“中航精机”。

  

  军工、煤炭等六大行业机会更大

  军工行业是过去几年央企重组的重点之一,2010年二级市场上航天长峰、ST昌河、成发科技等军工股此起彼伏,其他行业的牛股同样不少。

  

  但要抓到牛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对于投资者而言,三个问题尤为重要:找到重组可能性最大的央企,找到拟重组央企中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受益最大上市公司。

  

  方正证券研究员在研报中分析指出,2007年以来表现最佳的央企重组股的类型分布:85%分布在电子、煤炭、军工、医药、建材、机械六大行业。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目标是电力、煤炭、化肥等板块进行关联企业整合,最后整体上市,国投新集作为集团内唯一煤炭板块整合平台受益颇大。

  

  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个角度出发,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石化、轻工、有色金属及建材这几大行业是国家希望做大做强的行业,未来发生重组的概率也会较高。

  

  有色金属行业内央企重组目标是实现产业链整合,比较受关注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控股的五矿发展在上周吸引了不少机构筹码,今后动态值得关注。

  

  在锁定行业以及相关央企上市公司后,介入时机的把握同样不能忽略。

  

中金公司研究员郦彬表示,“首次重组重大事项公告或董事会决议公告后介入重组主题投资将会获得显著可观的超额收益。”

  当然央企股充满着机遇的同时,也不乏风险,东方证券研究员王明旭对于央企重组股投资提示了风险,“选好有重组预期的央企上市公司,如果是估值过高,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风险也是不小的。”

  航空动力重组后成霸主 后续还有资产要注入

  股价:36.03元

  市盈率:108.09

  所属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集团其他上市公司:

  中航精机、西飞国际等

  集团未上市资产以及资产价值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深圳三叶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权,以及西航集团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发资产与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合计约39.84亿元。

  

  重组逻辑

  2010年8月23日,航空动力公告重组预案,将通过增发的方式以23.93元/股的价格向中航工业、东方资本、华融资产等机构定向发行1.75亿股,目前重组正在进行中,定向增发股份数调整为16652.3万股,重组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根据新的资产评估报告由398,474.88万元调整为398,489.56万元。

  

下一步将提交证监会审批。

  

  本次重组完成后,我国航空工业版图中六家主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的三家将会进入航空动力,而另外三甲还有成发集团、沈阳黎明、东安公司值得期待。

  

据券商分析员介绍,由于航空动力作为指定的发动机整机相关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后续资产注入可能性非常大,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黎明航空动力,资产最优。

  

  重组影响力分析

  作为中航系的重要一员,航空动力是集团发动机整机相关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根据齐鲁证券的分析,我国航空工业版图中六家主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的三家(西航、贵州黎阳、株洲南方)进入航空动力会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行业地位。

  

  风险提示:注入资产盈利能力低于市场预期

  投资价值评级 ★★★★

  防务资产难定义,重组告吹的洪都航空仍是谜

  股价:33.30元

  市盈率:222.59

  所属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集团其他上市公司:

  航空动力、中航三鑫等

  集团未上市资产以及资产价值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持有的防务资产。

  

  重组逻辑

  2009年中航工业内部航空报曾刊登领导文章,发表了中航工业资产重组规划,2011年会完成重组,到目前为止,中航工业仍然在按照这个规划进行执行。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