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朱鸿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我国有色金属冶金技术中,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在这些问题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已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观念的改变。
就行业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环境成本计入经济账中。
“有色冶炼与环境直接相关,对于环境给予多少关心、关注已不是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朱鸿民说。
朱鸿民认为,我国有色冶金技术、装备等方面有些是很先进的,和发达国家的几乎没有差距,许多世界一流的装备、技术已在国内安家落户。
我国的问题是,装备、技术水平从高端到低端所涵盖的范围广,以行业平均水平而言,与国外有差距。
目前,有色冶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出现新技术的金属品种不多。
如钛等金属,虽然可能出现革命性冶金技术成果,但这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到工业生产环节。
在谈到环境问题时,朱鸿民特别举了金属镁的例子。
一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硅热还原炼镁技术,但在加拿大无法推行,因为环境成本高。
同用氯化物熔盐电解方法冶炼镁一样,硅热还原法也需要对环境进行处理。
如果将环境问题处理好,硅热还原法的成本就与电解法的成本相差无几了。
但在本世纪初,硅热还原法却在中国的镁冶炼行业中推行了。
原因是该方法生产耗电少、简单易操作、设备投资少,最重要的是企业不需要支付或支付很少的环境成本。
中国镁产品也因此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朱鸿民说:“虽说中国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是商业行为,但以环境代价获得利益,无论如何是划不来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观念的改变。”
朱鸿民认为,尽管市场、价格、生产是经济问题,但将环境成本计入其中已是大环境所趋,也是行业人士环保观念转变、环保意识增强的体现。
“让老百姓承受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恶果,是企业、行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朱鸿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