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一致观点:中国铁矿石进口需由被动转为主动,铁矿石进口应从一线国家向二线国家转移。
3月22日、23日,“2011年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贻南坦言:“由于国产矿的替代作用还不明显,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口铁矿石依然是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刘贻南建议,国内矿石企业需积极应对定价机制的转变,在努力防范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海外矿产资源的投资。
针对目前我国的铁矿石进口窘境,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张德琛则在会议中呼吁,需尽快建立与国内钢铁市场相挂钩的中国铁矿石指数,并加快建立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
在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方面,张德琛进一步表示,需转变发展方式,规范国内流通秩序,完善产业供应链。同时,加大国内铁矿的勘探力度,加快国内铁矿资源的整合,积极优化全球铁矿石配置系统。
中国冶金矿山协会咨询委员会顾问焦玉书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需要由被动转为主动,去国外开矿不要仅仅只看着巴西、澳洲等地的资源,也需关注西非、北非一些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区域。
对于将来的铁矿石市场格局,刘贻南指出,铁矿石市场将逐步呈现多元化的供应局面。国内铁矿石产量在全球矿价大涨的拉动下日益增加,同时,我国铁矿石进口目标正从一线国家向二线国家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