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December

2011

北海经开区培育以铝材为主的千亿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11/12/7 9:37:351064次

据大众日报报道:

  11月23日,是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周年。

  就在这一天,滨州市在北京举行加快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推介会,推出100多个对外合作项目,集中签约14个项目,投资总额145.7亿元。

  市委书记邓向阳告诉记者,“黄蓝两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坚持两区融合,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卓有成效。目前,在北部沿海规划的1200平方公里的北海经济开发区已经起步,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5个特色工业园区、15个特色服务业园区、10个特色农业园区,一期12万亩的未利用地开发已拉开序幕,为广大客商投资滨州,共同致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搭建起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平台。”

  雁阵效应

  外地人看滨州,一项项荣誉是最瞩目的名片:5月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公告,在全国294个城市中选出十大幸福感城市,滨州居民幸福感指数名列全国第五;10月份,环保部公布全国22个省市实施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考核结果,滨州代表山东勇夺全国重点流域和海河流域“双第一”……

  本地人看滨州,一组组数据是美丽的风景:2010年,全市GDP人均突破6000美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在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档。今年前三个季度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0.3%。

  2009年11月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滨州成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面对机遇,滨州怎样统筹陆海,一体布局,将经济发展的版图由陆地延伸到一望无垠的大海,进入海洋经济发展时代?

  滨州的“黄蓝”开发,需要一只“头雁”。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在滨州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180公里的海岸线上,划出1500平方公里土地、6.7万人口,创建北海经济开发区;将其功能定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蓝色经济聚集区。

  谋事先谋人。“北海”如同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一个能吃苦、能打硬仗的精英团队。经过民主测评,反复遴选,市委选配了以袁朝晖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领导班子。

  决心和承诺,瞩目和期待,使“北海”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北海”的“雁阵效应”在不断放大。袁朝晖告诉记者,为提高项目承载能力进行的配套设施建设,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有建在地面上的,有埋在地下的。在5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北海投资26亿元,建成了总长54公里的“九横十二纵”21条道路,铺设了160公里排水管道,路灯安装了1800盏,北海水库建成了1500万立方米的一期工程,110千伏的变电站正在施工,186平方公里的“北海”新城及临港产业开发区已见雏形……

  “北海”开发,资金是瓶颈,土地是制约。目前,融资渠道形式呈现多样,采用BT或BOT的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有30家私营企业垫资6亿元,承担了起步区公路网、桥涵、绿化等工程建设;创立北海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直接或间接融资,至今已经筹资2.8亿元。

  补齐短板

  11月16日,省交通运输厅与滨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五大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共同推进滨州路网发展,构建“40分钟工作圈”;共同推进滨州港航业发展,“十二五”末达到3万吨级船舶通航能力等等。市长张光峰说:“这一合作将加快补齐滨州的短板,加速黄蓝两区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滨州的“短板”是哪里?落后的交通等基础设施。

  补齐“短板”,强本固基,成为滨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工作的重点,全市上下为此倾注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兴建滨州港,是滨州人多年的梦想。2002年,曾因资金原因和技术难题一度停工。如今,滨州港作为临港产业区的发展龙头,开始在近海中修建引堤,将港口从海岸线延伸到海中。目前,11公里的引堤主体已经完成,全长58公里、总投资11.6亿元的疏港一级公路正式通车。同时,海港深水港区两个3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即将投入使用。滨州港建设已纳入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布局规划,累计完成投资33.8亿元。铁路和能源建设也捷报频传:滨港铁路一期运营良好,二期工程已批复立项;德大铁路滨州段累计完成投资14亿余元,开工特大桥、大桥、中桥55座,完成计划投资的101%;能源项目建设也在突飞猛进。10月11日,龙源滨州沾化套尔河风电项目投产发电,这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以来第一个并网发电的风电项目。据了解,该项目2010年6月开工建设,安装33台1500KW陆基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以节约标煤35654吨,项目总投资48302万元。

  顶层设计

  11月10日,记者来到汇泰投资集团。与记者同行的袁朝晖告诉记者,该企业占地150平方公里,年产原盐100万吨,是一家集原盐生产、盐化工、海水养殖、风力发电等多领域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全国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试点企业”。他们抓住“北海”建设的机遇,对产业结构实施延伸拉长和关联辐射,精心打造鲁北地区最大的蓝色经济产业园,其中海水苦卤提取硫酸钾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被科技部确认为全国“十一五”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董事长张荣强说,以海洋钾肥为龙头的生态化工产业和新型清洁能源产业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这源自对蓝色经济产业园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是“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实际就是以创新理念从最高层面实施产业规划,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将区域发展纳入科学、高效的发展轨道。

  滨州市委、市政府认为,“黄蓝”开发是百年大计,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他们坚持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形成了加快“两区”建设的宏伟规划,确定了“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打造1个中心名城、构建2条城市轴线、强化3项基础工程、突出4大发展亮点、建设50个特色园区、做强6大支柱产业,选择确定了10大经济开发区、15个特色工业园区、15个特色服务业园区和10个特色农业园区。

  一年多来,北海根据规划引进项目36个,建立“洛矶山科技创业园”“中闽科技创业园”等园区4个,合同总金额达167亿元,累计开工项目达25个。在这里,产业链招商成为亮点,为山东焦化集团配套总投资2亿美元的盈德气体配套供气项目、为新材料产业园配套总投资达100亿元的创新集团新型铝型材项目已经落地,正在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北海”将重点培育以新型钢铁、铝材为主的一个千亿元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油盐工业、冶金建材、粮油加工、港口物流为主的四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坚持“顶层设计”的理念,科学规划,生态优先,使滨州市“黄蓝”两区成为强力磁场,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投资客商。今年1至9月,全市实际到账利用外资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6%。10月20日至21日,滨州成功举行第十届银企合作促进会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滨州)第二届融资洽谈会,签订信贷合同项目2277个,合同贷款金额1272.61亿元,比上届增长14.94%,签约金额再创新高。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