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 中国政府连续出台政策以遏制房地产过热发展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的影响下, 沪铜前期维持多日的多空平衡已破,沪铜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两次大幅跳水,形成岛形破位态势,中期顶部形成。后市沪铜在多重利空的影响下, 铜价将继续中期调整之势 。
国家严控房地产过快上涨,铜价承压调整
4 月中旬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房地产过热发展。15日政府公布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国务院4月18日再次发布“新国十条”,显示政府对于调控楼市的决心。受此影响,铜价承压调整。在影响铜价的众多因素中,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铜价的影响处于重要地位,铜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比例最大,占其总量的25.4%。房地产受到调控,将缩减铜终端需求消费。
从2009年年初至今,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超过了一倍,在一些一线城市的部分地段,房价上涨超过两倍甚至三倍,远远超出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铜在房地产链条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房价一路飙升,各地地王频频出现,对铜需求自然被投资者强化到了一个崭新的预期水平。这个预期水平,甚至超出了铜价的历史高点。由于铜等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攀升,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不得不将这些成本转移到终端产品上,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终端消费;同时,由于上游产品价格的攀升,面临着与实际需求不相称的价格环境,加上国家对地产调控打出空前严厉的政策组合拳,使高铜价面临着巨大压力。
欧洲债务危机漫延,宏观坏境恶化
4 月27和28日,标普相继下调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债务评级。今年四五月份是希腊国债的融资高峰,需筹近250亿欧元,相当于GDP的10%。今年全年,希腊则面临超过500亿欧元的总融资需求。2011年至2014年,希腊仅国债再融资每年就超过300亿欧元。如此看来,此前欧盟和IMF公布的450亿欧元援助计划,简直是杯水车薪。IMF总裁卡恩4月28日表示,对希腊的援助金可能远高于450亿欧元,在未来3年内对希腊的援助可能达到1000亿-1200亿欧元。高盛则预计,救助或需1500亿欧元。目前市场 避险情绪升温,基本金属普遍遭抛盘重压,整体空头氛围浓厚。
欧盟为避免危机蔓延到其他国家,将尽量避免希腊债务出现违约。但在救助计划不确定的情形下,市场近期对希腊和葡萄牙的悲观情绪仍将高扬。随着经济体量5倍于希腊的西班牙的加入,将恐慌气氛再次渲染。如果救助希腊要花去100亿欧元,那么葡萄牙、西班牙又要花去多少欧盟纳税人的钱呢?答案恐怕难以回答。投资者则大量抛售债务负担沉重国家的国债,欧元兑美元再创新低。 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系统性问题远未结束,欧元走势不容乐观,美元有可能继续延续反弹走势,金属等大宗商品面临承压。
需求尚未明显好转,库存压制增强
智利政府统计机构日前公布报告称,智利3月铜产量较2009年同期增加5.0%至45.11万吨。智利于2010年2月27日曾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但此次地震并未影响该国铜产量,因为多数铜矿都位于距离震中以北2000公里以外的地区。在2010年头三个月,智利铜产量总共达126.94吨,较2009年同期的124.34吨高出2.1%。智利2009年铜产量为540.86吨,较2008年产量高出0.8%,且相当于全球铜产量的35%左右。由于智利是世界最大的铜产国,智利月度铜产量数据证实了地震对主要矿厂的影响微小,后市铜的供给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中国3月铜材产量为88.8万吨,同比增加8%,环比大幅增加49.7%。电线电缆3月产量为189万千米,同比增加14.5%。考虑到2月春节因素,4月环比增量将回落。在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驱动下,一季度中国铜消费量有所上升,当前的高库存中部分被需求消化,但3月以来的铜消费旺季已近尾声,短期内铜市需求难以明显转好。2009年国内消费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特征,2010年这一格局可能将延续。
目前LME库存铜为49.93万吨,上海为18.94万吨,COMEX铜库存在10万吨左右,三大交易所铜库存超过78万吨,整体维持高位。由于库存居高,近期中国的铜进口持谨慎态度。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合约价格近来一直低于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且价差仍在扩大,挤压了利润空间,预计这将抑制二季度的铜进口。同时,全球高铜价下不太可能出现大量库存回补,加之本地库存充裕,2010年全年铜进口量可能将同比下降28%,减少至230万吨,但高于2009年之前的进口水平。中国一季度精炼铜进口增量可能归因于未来需求回升的心理预期。中国6月可能推出的废铜进口更严格政策,可能将关注焦点从精炼铜上转移,这不利于铜价走势。
整体来说,近期中国市场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利空因素有一部分已经消耗,但外部环境的利空或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目前市场 避险情绪升温, 美元有可能继续延续反弹走势,金属等大宗商品面临承压。同时,市场预计3月以来的铜消费旺季已近尾声,短期内铜市需求料难起色,给沪铜带来较大压力。预计沪铜将继续中期调整之势, 有望向 54000 一线寻求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