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April

2010

澳媒体炒作中国黑客袭击三大国际矿业巨头

发布时间:2010/4/26 8:48:19799次

据中国选矿技术网报道:

  4月24日消息 记者21日在线观看了这个名为“中国悄悄话”的45分钟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用夸张的手法,试图营造一种“中国正在操纵巨大的网络黑客集团,对澳企发起黑客攻击”的氛围。

  报道称,各大矿业公司的“前雇员”和“几名政府高级官员”证实,在澳开展业务的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力拓以及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FMG公司都遭到过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这些黑客的目的在于盗取上述公司的商业机密。其中,对于必和必拓的黑客袭击主要出现在公司2008年收购力拓股份时。而在力拓公司的上海高管胡士泰案发期间,力拓公司遭到大量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

  报道渲染说,这些黑客袭击让澳矿业巨头和其他企业产生恐慌。力拓驻新加坡分公司在胡士泰被捕后,被迫断网三天以保安全。FMG公司在西澳的运营也在受到黑客攻击后,立即大幅升级网络系统,并对机密文件进行加密。报道还称,现在一些矿业企业的雇员到中国出差都不敢将机密文件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参加内部会议时,连手机电池都要取下。

  报道还称,澳国防通讯处和澳安全与情报组织正在帮助一些大企业应对网络黑客袭击。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节目一再将中国政府与黑客袭击联系起来,但无论主持人还是接受采访的人都拿不出证据证明这一点。一名来自悉尼大学的教授在节目中说:“近两年,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确实很多,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些攻击是不是由中国政府协调的”,“中国方面如果获得这些机密,显然会获得很多竞争优势”。

  该节目在澳引起广泛注意。几乎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但却没有一个当事公司对此作出回应,澳政府也拒绝节目组的采访。但节目组还是请了一名前军事专家来说明中国政府与黑客攻击的“背后联系”。这名专家说,中国军方有专门的情报机构,“至少有4万到5万职业黑客在为中国军队挖掘各国情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拓”在国外赚得盆满钵满,不料澳大利亚政府在背后看得眼红,也想 “雁过拔毛”。

  一月两次“吃瘪”

  日前,力拓和必和必拓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体会到了“吃瘪”的滋味。在继推迟对“两拓”组建合资企业作出裁决后,澳大利亚政府又对外宣称,将从2012年7月起开征高达40%的资源税,而该国政府原先征收的资源税仅为3%。对此,力拓公司CEO山姆·沃尔什最新表态称,因澳大利亚政府新的矿业税政,公司正在考虑搁置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新建项目。

  “澳大利亚政府此举不难理解。”昨日,兰格钢铁网分析师李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 “从宏观层面看,澳大利亚并未完全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继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摆脱困境,而相对暴利的矿业行业自然而然则成了其倚重的砝码;从金融层面看,众所周知,‘两拓’的利润绝大多数已为世界各投行所攫取,澳大利亚并未得到真正太多的实惠,因此,其想从源头上掌控住矿企的利润,并获得实惠。”

  “毫无疑问,在新政实施后的短期内,该国政府将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收益。”李钊进一步分析称。事实上,已经有分析人士预计,新资源税开征后两年将为国库带来120亿澳元收入。

  “借力打力”价格再涨

  上述消息传出后,国际投行美林证券颇为罕见地说了矿业公司的“坏话”。美林证券预计,必和必拓可能因这项新税政减少获利19%,力拓的获利则可能减少30%。当然,更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矿业公司会“借力打力”地推涨铁矿石长协价及现货价格,而作为“两拓”主要销售市场的中国自然免不了承受更大的打击。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且就目前而言,还要谨防力拓和必和必拓将此消息作为上涨矿价的借口。” 李钊同样认为,“但‘两拓’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能无限制地将成本转移到下游企业。企业成本承受力是有限的,矿企、钢企及用钢企业间转移成本的击鼓传花游戏终将停止。”

  如此,澳大利亚政府是否是最终受益者呢?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此举是以短期增税牺牲长期投资环境。“对矿企角度看,征收资源税,将提高出口成本,并可能直接导致整体成本的大幅上升。同时,矿价的上涨又将进而影响市场上消费的减少。从澳大利亚经济来看,税负重,将直接抑制国内生产积极性,即投资开矿、具体开采及运输等上下游环节,都将受到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这个以矿产为重要产业的国家来讲,税收的增加,将直接以破坏投资环境、牺牲就业率为代价,并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