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March

2013

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尴尬

发布时间:2013/3/22 11:11:351138次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原标题:70万“矿业先锋”改制:为何选择半市场化?

  地质找矿成果与国有地勘单位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是地勘单位发展能力薄弱和职工生活贫困的根源。

  找了20多个大中型矿床,仅提交金矿储量便近20吨,但这与它的收入无关,这不仅是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面临的尴尬,同样也是扮演着“矿业先锋”角色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普遍遭遇。

  这也造就了国有地勘单位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动辄找到价值上亿的矿产,但它们只能拿到一份“劳务费”,对应的则是全国约70万人,戏称自己为“打工者”的地勘工人队伍。

  当“矿业先锋”实际收入与市场差距越拉越大,进而逐步丧失找矿积极性时,身处社会经济产业链前端的矿业又将向何处走?

  记者获悉,上述这种不对等现状有望改变。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付英对记者透露,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案已草拟完毕,正准备征求其他部委意见,尚未上报国务院,他也是去年国土资源部联合七部委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专题调研组的主要成员之一。

  根据方案,国有地勘单位将分为三类,即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行政类归为政府部门,公益类保留事业编制,经营类则转为企业完全市场化,矛盾的是,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更倾向于半市场化的公益类二类选择。

  201∶1

  据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专题调研组调研报告,调研组历时一个月,对19个省(区、市)的基层地质队(勘查院)和野外现场进行调研。据不完全统计,230个单位(包括局机关)有201个单位建议划为公益类,仅有1家单位建议划为经营类。

  “划为公益类意味着有铁饭碗。”云南有色地质局306队一名员工告诉本报记者,但这并不是201家地勘单位希望划为公益类的唯一原因。

  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高级经济师金航告诉本报记者:“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希望划为公益类,主要是地勘行业的基础薄弱。”

  据调研报告,现在约70万国有地勘单位员工中,离退休员工超过一半。一些地质队的在职员工与离退休员工之比高达1:3。由于财力等各种复杂原因,地方政府对地勘单位的优惠政策并未落实。调研组发现,仅河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政府欠住房补贴1200余万元,而安徽芜湖的安徽煤田二队现有职工912人中,三成人无房,13%的人住的是危房。

  此外,金航表示,地勘单位产权(探矿权、采矿权)缺失,部分区域资源开采程度高,地勘单位面临无矿或少矿可探可采的窘境,这些都阻碍了国有地勘单位转企。

  “正是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和属地化改革后部分政策的无法落实,使国有地勘单位积存了大量的需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大部分国有地勘单位希望保留划为公益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上述人士表示,华东有色是调研中唯一一家希望转为企业的国有地勘单位。

  全称为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的华东有色,自2006年以来,该局便通过自主的内部企业化改革,以及作为2011年地勘行业企业化改革试点单位发展迅猛。2012年底,该局矿权数量、矿权面积分别比2006年增长4.3倍和340余倍,其中境外矿权数量增长明显。

  华东有色局长邵毅在一篇《地勘单位改革时机到来》的文章中表示,如果地勘单位再不把握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机遇,不超前、主动进行体制、战略和发展模式创新,将一定会重蹈上世纪最后10年的覆辙。上世纪最后10年是地勘单位历史上最困难时期。

  邵毅坦承戴“事业帽子”讨人喜欢,但他也认为,划为公益类,让企业小富即安,而利润上缴财政、无法实现多样化融资以及国家属性对海外市场开拓遭遇的重重审查等都阻碍了地勘单位做大做强。

  正如调研报告最后总结,对待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要统筹考虑各省(区、市)国有地勘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专业分工和职能定位的不同,认真听取基层国有地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地勘单位的基本诉求,针对特殊问题,制定特殊政策,不搞“一刀切”。

  瞄准公益二类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201家希望划为公益类的国有地勘单位其实大部分都希望划为公益二类。“我们希望划为公益类,最好能划为公益二类,这个体制活一点,可以干些市场的活。”金航说。

  对公益类的细分分类,则来自于2011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分类。

  根据《意见》,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都是干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地质工程,公益二类干些矿产地质,再有些市场投资类的地质项目。”金航称。

  调研组发现,许多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地勘单位对于在分类改革时进入公益一类心存顾虑,认为在现有事业体制架构下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单位将会失去发展的活力,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将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公益二类明确规定另外一份收入纳入企业的发展,但并未明说未来这部分钱能不能发奖金发绩效,所以未来国有地勘单位做得好,可能还是想走企业。

  “关于国有地勘行业分类改革的具体方案已经草拟完毕,正准备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然后上报国务院。”付英对本报记者透露。

  之所以改革,除了《意见》的推动,这也与我国经济发展受资源遭遇资源瓶颈紧密相关——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不仅仅事关自身,也将深远地影响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

  而本报记者梳理地勘行业历年来的改革路径发现,国家政策上一直希望政企(事)分开,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

  矿权争议

  而除了国有地勘单位沉重的历史包袱,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

  金航认为,产权缺失也使地勘单位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使地质人看不到希望。地勘单位的产权应该就是探矿权和它转换成的采矿权(也是地勘单位的唯一产品),包括对它们所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权。

  调研报告认为,地质找矿成果与国有地勘单位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是地勘单位发展能力薄弱和职工生活贫困的根源。

  金航介绍道,过去地勘单位找的矿基本交给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地勘行业低迷,一些国有地勘单位为了过冬,廉价将手上矿权转让,“如今我们手上根本没有矿权”。现在探矿权主要实行招拍挂,地质队由于资金实力比不上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体老板,所以一些探矿权经常被社会资本拍走。

  这也造成一方面,拥有技术和经验的地质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拿不到探矿权。因为每个地质队后边都站着一个资本代理人,手中高举着写有“N+1”的牌子,地质队出价多少,他总是会多出1万元。而牌子上边还写着一行小字:“多投的钱,从雇佣地质队中补回来。”

  另一方面,拿到探矿权的大大小小的投资者并不懂地质找矿。他们想的是如何炒作探矿权,圈而不探、待价而沽,或者用极低的价格压榨、剥削勘查单位和地质劳动者。由此,搞乱了勘查市场,影响了找矿突破。

  “N+1很正常,如果搞招拍挂,90%的地勘单位竞争不过社会上的单位,经济实力有限。地勘单位给人找矿就是给人打工。”金航说。

  但也有人质疑,如果给国有地质勘探单位配置矿权,是不是会造成国进民退?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以后划分为公益类的地勘单位,国家将不会配置矿权。而对一些转为企业的地勘单位,则考虑会配置一些矿权,“这等于是扶上马送一程”。

  内蒙古在地勘单位转企方面走在前列,而对于转企的国有地勘单位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内蒙古剥离地勘单位沉重包袱如离退休人员经费问题等,自治区财政连续几年都每年投入20多亿元用于地质找矿,增加资源储备,并规定政府出资勘查的矿产地,有偿转让后提取10%奖励地勘单位。

  为了支持地勘单位勘探、开发一体化发展,内蒙古给新成立的三家公司配置了部分矿业权,使地勘部门拥有资源,加速了骨干企业培育,迅速形成支柱产业。因此地勘行业也有“内蒙古模式”的美名。

  “我觉得不能叫模式,模式是可以仿照的,但是他们的做法没法学,因为各个地方不一样,这与资源丰富程度和地方政府重视有关。”上述业内人士说。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