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需求的减少导致贸易量下降和运费降低,从而拉低了波罗的海指数,而波罗的海指数又很可能会反过来影响铁矿石的价格,原因就在于这个指数是个先行指数,一旦铁矿石价格下跌,那些铁矿石进口中间商就有可能把矿石砸在自己手里,风险不言而喻。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
青岛海关综合统计处马永胜:“(波罗的海指数)它是一个先行指标,就是说我可能不在当期反映,直接影响到国内铁矿砂进口的价格,但是我在后期,一个月内或者说两个月内,立马(马上)就反映出来了。”
据马永胜分析,尽管目前铁矿石进口价格依然保持在高位,而且属于寡头控制,并不完全受制于供需情况,但如果钢材价格持续处于下行通道,再加上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排除全行业进一步压缩产能的可能,那时中间商高价位进口的铁矿石有可能无法找到买家,届时一方面会有出现铁矿石压港现象,再者钢铁企业违约的风险也在提高 青岛海关综合统计处马永胜:“有些大型的钢铁企业,它主要是做一些长期协议价格,但是目前国内铁矿砂的现货市场港口价格,现在是下滑的比较明显的,可能下滑了超过10%,一个月时间内,10%到20%的样子。那我就可能不执行长期协议价格了,我可能直接我从港口就拿现货价格了。”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三大铁矿石巨头在价格上涨时主动放弃长期协议价,因而一旦铁矿价格下跌,钢铁企业也有可能灵活采购铁矿石现货,那个时候谁高价买了铁矿石就有麻烦了。
青岛海关综合统计处马永胜:“6月份,力拓公司报给国内企业这种铁矿砂价格,就是3季度长协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每吨)147美元,这只是它的一个离岸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钢企)本身在国内消售不好,利润已经在很低状态下,我不可能在接受这么高的长协价,我只能在国内市场国内港口再采购一批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