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June

2017

陶高升:练就绝活献矿山

发布时间:2017/6/23 15:15:12177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

     对于矿山来说,爆破工是个既讲技术又重安全,人还挺辛苦的工作。安庆铜矿采矿工区爆破工陶高升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创造了安全爆破1.8万余次,破碎矿石量近200万吨的好成绩,成为同行业该工种中的佼佼者。
  勤学习,练就一身好“武艺”
  1990年,陶高升成为安庆铜矿一名井下一线生产员工,在从事了3年的打眼工后因工作细致肯吃苦被选为爆破工,主要是对大块二次爆破及小断面凿岩掘进爆破。陶高升知道这是工区对自己的信任,必须要珍惜这个岗位。他从最基本的安全搬运炸药开始学习,从使用雷管、导爆管、起爆器等学习实践,肯动脑筋的他脚踏实地,慢慢摸索掌握了爆破工最为头疼的如何克服盲炮的“绝招”:凭着插炮时的手感,陶高升就能做到一次性插炮成功。
  所有导爆管装好后必须要进行串联或并联,最难处是导爆管前端聚能穴一定要绑紧,否则会无法全能量爆破并形成安全隐患。为了练习好导爆管聚能穴的绑扎,陶高升费了一番心思:他找来一把竹筷,每天模仿练习,最终做到了每个导爆管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捋齐扎紧,起爆时导爆管都能够准确传爆。在安庆铜矿和上级集团公司大爆破技术比武中,陶高升每次都以速度最快、爆破技术最好而成为成绩最优者。2013年,他一举夺得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坑下矿山爆破工技术比武第一名。
  显本领,成就爆破“土专家”
  陶高升所承担的矿山井下二次爆破作业,是采矿过程中进行一次爆破后,对不满足大块度的矿石再进行二次爆破处理,使破碎的矿石符合运搬和处理要求。二次爆破由于是在开放巷道内爆破,需要对周边风、水、电及设施等不能造成损坏,所以药量的有效控制和安全警戒非常重要。这是一项相对比较难、安全要求更高的工作。如何提高爆破效果,减少爆破作业造成的损坏,爆破后能够保证自身和其他作业人员的绝对安全,是检验爆破工真本领的“标尺”。陶高升作为采矿工区爆破班的一名爆破工,每天都需要进行2~3次的二次爆破作业,一天使用药量最大时在300公斤,最少时也有100余公斤,平均每天破碎矿石在100余吨,这么多年来,陶高升不但以超越同事的精湛爆破技术为矿山的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做到了爆破安全零事故。2016年5月,井下负618米中段7号房需要进行二次爆破作业,其中有一块重达200余吨的大块是作业难点,工区将任务交给了陶高升,他仔细察看了现场后,提出使用240公斤的药量一次性爆破的意见。对此有同事提出异议“对付这么大的大块,药量是否合适?”陶高升的一番解释让大家释疑:“考虑到帮壁相对稳固,经过测算240公斤的的用药量较为合理,倘若二次爆破不成功,再进行反复爆破,围岩多次震动后必然会出现松散形成安全隐患。”工区同意了陶高升的意见,果然,二次爆破一举成功。作为矿山主力采场的井下负560米26号房需要实施二次破碎作业,由于大块很长、又有部分隐藏在采场中间部位,阻挡住了2号进路和3号进路的出矿路线,影响到生产进度,该矿要求采矿工区务必尽快解决。工区派出其他爆破工对该大块实施爆破后并不理想,于是又调来技高一筹的陶高升,他在仔细观察后,认为主要是装药位置不理想和没有有效掌握大块的个体特征,致使炸药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于是,让人找来毛竹将炸药绑扎在竹端部位,选准位置然后进行爆破破碎,效果完全符合要求。
  传帮带,教徒授业不“藏私”
  “一人技术好不算好,咱们爆破班人人技术好才算好!”这是陶高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他带出的徒弟先后有10多个,个个都是顶呱呱。带徒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此,陶高升对每个徒弟都约法三章:第一,必须胆大心细重视安全;第二,必须严格按照所教授的每道工序作业,不能“偷工减料”马马虎虎;第三,要科学爆破,懂得算勤俭节约的经济账。每个徒弟来到身边,他都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爆破技术和心得。青工小管是陶高升最为“纠结”的一名徒弟,小管头脑聪明,人又比较勤快,跟随师父学习一段爆破后,认为二次爆破无非是“装一装药,连一连线,最后按一下起爆按钮就完事,” 简单易学,技术含量不高,自己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胜任爆破工作。为此,小管多次向工区提出要求。时值井下负460米出矿任务紧,该中段有一处大块需要及时清理,工区领导便决定让主动请战的小管试一试,可是爆破的结果并不理想,大块只破碎了表面一层,延误了生产不说,还给重复爆破和采场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小管终于认识到爆破并非“没有技术含量”,更认识到自己与师父之间的差距。工区重新安排陶高升对该大块进行爆破,陶高升让小管给自己当助手,在现场对他的不成功爆破进行原因分析和指导。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小管认真按照师父传授的方法装药,爆破终于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如今,小管已经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爆破手,在提起自己师傅陶高升时,小管由衷地赞道:“咱师傅技术好,人品好,值得我学习的太多了。”
  (杨勤华)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