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ch

2010

丰城:再生金属“循环经济”化腐朽为神奇

发布时间:2010/3/24 10:31:301768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报道:

  

  前言

  生态丰城,绿色崛起!

  2007年,丰城的瓦斯发电厂开始把自己的“碳减排量”按照CDM(清洁发展机制)协议,在国际环境交易市场上赚取着荷兰人的银子。

  2008年,丰城创建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并吸引了连续两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聚焦丰城。

  2009年,丰城依托风生水起的富硒农业,摘得国内首个“中国生态硒谷”的金字招牌,并制定了富硒产品省级标准。江西丰城,被称为“煤海粮仓”,是全国重点煤炭工业基地。如今,“低碳经济”不断刷新着“煤海”丰城的发展轨迹。当很多地方还在苦苦为“新的经济革命”寻觅出路时,丰城早几年就开始品尝到“低碳先锋”的甜果。这块富饶的土地承载着日益强健的低碳工业、低碳农业和高端服务业,一股风起云涌的“低碳浪潮”已从这里率先掀起。丰城正从黑色的资源型经济向绿色高效的“低碳经济”全面转型。

  2009年底,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获提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中提出,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丰城,作为这个“中国最大的生态经济特区”的绿色劲旅,正以科学的实践告诉世界,一个曾经依赖“高碳”发展的地区,不但可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试验区,而且可以做得卓有成效。

  循环经济把“高碳”循环成“低碳”

  先看看令丰城人棘手的过去。

  煤、电产业是丰城的支柱产业。丰城每年为社会贡献70余亿度电、400余万吨煤、30余万吨焦炭,这背后的代价却是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和废气、废液、废渣。丰城电厂每年排放的粉煤灰多达四五十万吨,全市仅堆放体积超过100万立方米的煤矸石山就有13座。

  怎样才能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走出这种沉重的困局?

  “循环经济”——新经济的转化器,让丰城开启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大门。

  丰城人发现,煤矸石、粉煤灰和废气、废液、废渣都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煤矸石可用来发电,粉煤灰可用作新型环保建材的原材料。他们着手打造能源循环圈,将传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引导企业之间在供应、生产链上循环利用,做到资源“吃干榨尽”,形成资源逐级传递、能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使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实现“三赢” 发展。

  丰城拥有7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储量,率先在全省规模开发煤层气,用于民用、工业发电,抽采煤层气利用率超过30%,居全国领先水平。早在 2006年,国家发改委就正式批覆丰城矿物局与国际能源系统(荷兰)公司进行的煤矿瓦斯利用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007年,丰城矿物局正式与国际济丰集团荷兰公司签订协议,向其让售“碳减排权”,每年交易金额为169.6万美元。这是江西省首家获准向发达国家出售“碳减排量”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二家拿到看CDM项目交易资金的煤层气发电企业。丰城,正在实现从卖“煤炭”向卖“碳汇”的转变。

  煤层气被用做陶瓷生产中物美价廉的清洁能源,2007年,丰城市开始将丰矿煤层气引入园区。能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上海斯米克、广东东鹏、唯美等国内顶尖陶瓷企业,使这里成为全省精品陶瓷生产基地。同时,大项目带来了链条效应,数个超亿元的包装、模具、制釉等项目落户丰城,成为陶瓷项目配套企业。

  丰城依托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发展非资源型接替产业。“志同道合”者抱团发展,必将产生“1+1>2”的神奇效果。传统“高碳”能源经过 “循环”进入了“低碳”发展,高起点地推动了丰城低碳战略的实现。

  丰城历来是江南最大、全国闻名的废旧物资集散地,“收破烂”在丰城,不是贬义词。丰城人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拆解、分拣、出售和粗加工,逐步形成范围遍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覆盖全国的点多面广、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利用网络和专业集中市场;回收的废旧物资经过拆解分拣后加工压铸的产品,如铜锭、铝锭、锌锭、铅锭及工业制品等,已覆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并辐射全国各地市场。

  2006年丰城市政府出台了《丰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先后规划建设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丰矿循环经济区、食品工业园区、河洲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区、拖船羽绒加工区、精品陶瓷产业基地6个循环经济小区。

  近两年,连续两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聚焦丰城,丰城成为全国首个主办再生金属国际论坛的县市,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一年时间里,四川凯迈集团、湖北金洋铅集团、美国兰通集团等国内知名再生资源企业纷纷落户丰城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丰城以中国再生铝、铜精加工基地的旗帜,书写着一个新型支柱产业崛起的美丽传奇。

  废弃物当做资源用,破烂卖出了黄金价,循环经济为丰城带来了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以“煤-焦-气”、“煤-电-汽”、“煤-电-建”、“禽-羽-绒”、“废旧塑料-市场-加工”、“废旧金属-市场-再生金属”为代表的五大特色循环经济板块和相关产业撑起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高新技术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

  敢于革除“旧我”束缚的丰城,通过循环经济走出了“低碳”的第一条路径,但他们却并不在此停步,他们以不断进取的劲头破解着发展中的谜题。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眼下丰城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碳基能源经济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走常规发展之路,只能靠高新技术产业。”他表示,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要从源头上、从根本上破解“高碳”发展困境,出路在于果断转型,狠抓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孵化,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占领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

  丰城市委、市政府的举措坚实有力,他们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拘一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拘一格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不拘一格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领军人才,及时出台政策哺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筛选一批、引进一批、孵化扶持一批”的思路,出台了《丰城市关于扶持高新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奖励发展基金,安排资金5000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科技三项经费至300万元。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孵化转化一批科研成果,真正让创新成为丰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据统计,丰城先后引进培育了布兰森公司、港源硅业、好帮手电子等具有发展潜力、成长型的高新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1家,省级研发平台 1家,12项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盛丰新能源公司采用的CSVD物理法太阳能级高纯硅制造技术,与西门子化学生产法相比,能耗和投资成本只有其1/3左右;新引进的惟思特制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油涡旋空压机的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部分关键技术上“还填补了世界行业空白”,成为世界上第二家全面掌握该项技术的生产企业。随着惟思特及配套企业的落户,将在丰城形成技术领先全国、甚至领先世界的无油涡旋空压机产业链。

  一批原先落户的企业,在多种政策的刺激引导下,也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寻求更高、更新的产业技术。到2013年,丰城工业园力争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生态硒谷开启丰城永不枯竭“新金矿”

  在探究丰城的“低碳”之路中,笔者有个深刻的体会: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它将为一个地方开辟出一个发展的新天地。人们一谈低碳经济,总是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而生态与低碳的农业却蕴含着未来的巨大市场。他们陆续打出的“富硒农业”、“生物食品产业”、“油茶产业”三张优质王牌,使丰城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迈向高效农业的升华之路。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和“心脏的守护神”,科学证明其对防癌、抗癌能发挥独特效用。 2007年以来,为充分开发丰城丰富而独特的含硒土壤资源,他们全力推进“中国生态硒谷”战略,以富硒种养产业为依托,以富硒加工产业为支撑,以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集群,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富硒产业集聚地。

  通过近两年的精心策划和高效运作,丰城市富硒产业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09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将国内首个“中国生态硒谷”牌匾授予丰城市。现已引进珠海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丰城绿丰有机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7个,预期总投资7.6亿元,初步形成了富硒有机雷竹生产基地、富硒特色果园基地、富硒绿色蔬菜大棚基地、富硒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富硒高产油茶基地、富硒蛋鸡养殖基地、富硒种鸭基地、富硒中药材基地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并与南昌大学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投资5亿元的合作项目正在按计划启动中。

  丰城农业局副局长邹晓阳见证了“中国生态硒谷”一步步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他介绍:“在国家尚无富硒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制定的《富硒食品含量分类标准》江西省地方标准已通过评审,这将为丰城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目前,丰城市已有18个农作物品种上百个样品未经任何种植技术处理就达到了富硒农产品标准。

  生物食品产业是丰城市的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丰城市力争把生物食品产业打造成为产业发展中的“一艘轻型航母”,实施一个战略(品牌战略),延伸两条产业链(以大米及附产品为原材料的生物食品产业链,以油料为原材料的油脂精深加工产业链),扶持三类企业(生物糖浆及系列产品企业、油脂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企业、固体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等产成品食品生产企业),逐步形成生物食品产业集群,用5年时间(2009-2013年)把生物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年总产值达100亿元的新型支柱产业。目前,已建成2平方公里的“生物食品工业小区”。随着恒天实业两期共6000吨大米蛋白濊项目的建成投产,仅这一个项目就可能实现10亿元的产值。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