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March

2010

宝钢董事长称铁矿石供应打破垄断格局已见初步成效

发布时间:2010/3/25 14:45:43885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报道:

  

  路透上海3月25日电---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山钢铁表示,伴随中国钢铁业需求转向低增速,未来铁矿石等钢铁原料需求将由高增长转向低增长时期.尽管短期内铁矿石供应垄断格局还难打破,但中国钢企构筑多元、稳定的全球资源供应体系已见初步成效.

  在周四路透提前获得的一论坛上的演讲稿,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随着中国重化工业阶段的完成,钢铁消费强度将逐步下降.短期内国内钢铁业将呈高消费、低增长特点,中长期将进入低速增长时代.

  "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来源国已发展到40多个国家,中国参与合作的海外铁矿资源量已有每年1.9亿吨.中国铁矿石等原料多元化供应雏形逐步呈现."他在拟于下午于上海国际航运论坛发表的演讲稿中称.

  2009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63.9%.目前中方与全球铁矿石三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的铁矿石谈判正在进行中.其中巴西淡水河谷提出今年铁矿石涨价一倍,令国内钢企顿感沉重成本压力.

  徐乐江并表示,未来在国际钢铁原料整体供大于求以及原料需求从强劲增长转向低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将变得更为宽松,在海外寻求新的矿业资源,投资开矿,并参与矿山的并购、新建钢厂等国际产业链战略布局将变得更加频繁,从而破除长期垄罩在中国钢铁业上的资源垄断阴影.

  2009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5.68亿吨,占全球的46.5%;生铁产量5.44亿吨,更是占全球的60.5%.

  **钢企、原料商、海运三方的关系**

  尽管未来几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的梯度差异仍将为中国钢铁业提供发展空间,但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接近全球主要国家工业化完成阶段的经验峰值.徐乐江因此指出,随着中国重化工阶段的完成,国内钢铁消费增速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在这一大背景下,他呼吁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商、承运企业在各方之间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产业链的繁荣及稳定.

  "中国钢企业将继续追求以长协为主的采购模式、增加长协需求比重."他称.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近日已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

  2000年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石仅0.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16%;2009年已达到6.28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68%.

  他指出,当前在每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期间,谈判双方的利益博弈已深刻地影响到海运市场,谈判期间海运费走高已成为惯例.这种脱离实际需求的大幅波动,显然不利于钢铁业的成本控制和物流安排,也影响到矿山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更影响到海运市场本身的健康发展.

  做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徐乐江表示,将探索与海运企业的多层面合作方式,包括资本层面,开发专用船型等,以此促进钢企与航运企业的互相战略合作.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