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近一两年兴起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基本由政府主导编制有所不同的是,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经受磨练的佛山民营科技企业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于2009年底主动提出绘制的。
这家只有150人的企业,年产值达到了上亿元,蜂窝技术的低碳产业化生产已经初现端倪。
铝蜂窝“低碳”路线迎合市场
2000年创业时只有8个人的利铭,从一开始就选择轻型复合材料“石材铝蜂窝复合板”进入市场,并成为我国铝蜂窝产业的“隐形冠军”。
利铭以轻合金铝箔为原材料,制成近似正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的铝蜂窝芯产品,成为国产各类复合板的蜂巢状基材。
由于铝蜂窝产品隔音、隔热、防火、防震的特点,利铭的产品先后被北京、广州、上海浦东机场航站楼以及世博会、亚运会、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进出口交易会展馆等标志性建筑采用。今年1月,韩国现代向利铭下达了今明两年的卫浴间隔用板订单。目前,利铭的产品出口范围分布港澳、东亚、东南亚及西欧等地区。
今年3月,利铭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可弯曲石材蜂窝板专利的申请受理证书,这个技术,让石材的利用率提高20倍以上。
该公司总经理区廷杰告诉记者,利铭还将为印度汽车商提供产品以制造其汽车车厢板,可以实现汽车特别是大客车的轻量化,节省油耗。根据广东省汽车路线图专家组公布的数据,运用这一新材料,汽车自重可减少10%,节省油耗6%到8%。
研发、销售不走独木桥
中小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在区廷杰看来,以企业本身的实力,要做到既满足市场又符合技术前沿特点的研发,非常困难,联合是必然之路。
而在利铭,这种联合分为两个层次:技术和销售。“技术联合高校,销售联合大品牌。”区廷杰说。
今年年初,利铭与佛山科学院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协议。区廷杰告诉记者, “全面”二字并非空谈,利铭与佛科院的多个院系都进行了对接。“目前有2个项目正在合作。”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1日,利铭还委托佛科院文学与艺术学院进行“铝蜂窝天花系统产品设计”和“企业形象及识别设计策划”。区廷杰认为企业规模限制他们在品牌开拓上的人力资源,而高校是最好的联合伙伴。
第二个层面的联合,目前则是在探索阶段。这源自利铭的战略转型:从做材料到做产品、设备。
这同时也是利铭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一部分。按照规划,利铭将不局限于生产蜂窝芯、蜂窝板、蜂窝石材等材料,将进入蜂窝产品领域,这些产品包括家具、洁具、电子白板或者特种蜂窝产品。
然而,与材料的销售环节不同,产品需要终端市场渠道,这是利铭的空白处,也是不少中小企业受制的地方。
区廷杰透露,目前利铭正与相关行业内的一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利铭将利用这家企业的销售网络,推广其蜂窝产品。
首推产品路线图
铝蜂窝行业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但这并不等于这个符合低碳、节能趋势的行业,不需要产业发展的规划。
而利铭正是看到这一趋势,首先提出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
据悉,该路线图将于今年7月召开首场“市场需求及产业目标分析研讨会”。目前,路线图工作组已向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发出调研问卷,让专家提出我国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路线图的制定同样采用企校联合模式,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科协和佛山市技术创新协会等高校、科技团体都已加入,整个制定工作计划在年底完成。
据了解,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产品涉及地铁、高铁、汽车、船舶、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区廷杰告诉记者,全国各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正下大力气去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制定产业发展规律路线图、产业技术路线图,佛山目前是走在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