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原市将“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整治矿山地质环境,申报西山矿山公园,全力打造绿色太原”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目标。
新建的西山国家矿山公园,以白家庄矿为中心,占地约3.1平方公里,包括建成于1934年的太原地区首座现代化矿井旧址、矿区南山昌旺林等,以日伪炮楼、石头窑等矿业遗迹为主体,将原有煤矿废弃地、排土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建设成一座国家级标准的森林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集井下参观、现代煤矿发展、日伪遗址恢复等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煤矿工业发展旅游基地。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宝玉介绍,拟建矿山公园的范围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业遗迹和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包括白家庄矿二号井井口及斜井、十间房、石头窑、慰安所旧址等,还有掩埋被日军杀害矿工遗体的高家河“万人坑”,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傅昌旺义务绿化的荒山林“昌旺林”等众多矿业和人文景观。
公园位于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北起桃杏村、南至官地煤矿矸石山,沿矿区白家庄路南呈条带状分布,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0.3~1公里。第二区域位于西山热电厂西面,南北长约0.4公里,东西宽约0.2公里,呈长方形分布。
据了解,西山国家矿山公园规划景观结构形式可设计为一馆二翼三坑四区五建筑。
一馆,包括公园大门、博物馆和地标性建筑主题碑,主要从时间、空间上展示地史、采矿工艺、矿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二翼,包括矿区南山的两大区域,以二号斜井通往变电所道路为轴线,将矿区南山划分为南、北的两大功能区。三坑,包括小南井、二号斜井、万人坑,定位为开辟煤炭特色旅游产业,让游客参观白家矿主巷道,穿矿工服、戴矿工灯,体验井下生活,当一次矿工“煤海探秘游”,了解采煤、掘进、开拓、运输、通风等采煤知识,领略煤海奇异风光,同时让游人了解日军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四区,包括矿山文化展示区、采摘区、休闲健身区、爱国教育基地。主要是让游客参观矿山雕塑群、书法碑林区、机车展示、休闲健身区、现代旅游项目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搜集西山及国内外各式各样的典型矿山机车、电器设备,展现矿山发展与文明演化的轨迹。五建筑主要包括十间房与石头窑、矿办大楼、电厂、选煤厂、机电修理厂等建筑,利用不同时期典型的建筑物,展现矿山发展历史与煤炭综合利用过程和矿山工业旅游。
煤海西山,战鼓声声闻;矿山公园,号角长鸣远。西山地区必将成为太原乃至山西、全国矿业城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