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铁矿石信托基金(Unctad Iron Ore Trust Fund)发表的最新报告《铁矿石市场2009~2011》,2009年世界铁矿石产量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但贸易量出现增长,这主要是受中国需求推动。
2009年世界铁矿石产量同比下降6.2%,降至15.88亿t。除了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铁矿石产量都出现下滑。2009年中国铁矿石产量为2.34亿t(按照世界平均63%~64%的品味折算)。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但目前仅列第四位,位居澳大利亚(3.94亿 t)、巴西(3.00亿t)和印度(2.57亿t)之后。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但2009年世界铁矿石贸易量仍达到创纪录的9.55亿t,与上年相比增长了7.4%,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增长和国内铁矿石产量下滑所导致的进口大幅增长所致。
2009年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共计出口3.63亿t,同比增长17%;巴西出口量则出现3%的同比下滑,降至2.66亿t;印度是第三大出口国,出口量为1.16亿t。2009年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估计同比增长11%,达到8.90亿t。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尽管出现经济下滑,但进口量仍同比增长41%,至6.28亿t。
2010年年初,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谈判宣布瓦解,季度定价模式目前已成为主要的定价方式。联合国贸发会表示,新的定价模式为世界铁矿石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且降低了定价的透明度。铁矿石价格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媒体等方式公开宣布,而是变得更加神秘,并且参考现货市场价格也并不完全可靠。
2009年,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占世界总计产量的35%,控制着世界61%的海运贸易份额。巴西淡水河谷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但2009年所占份额已经从2008 年的17.3%降至16.0%。由于2010年淡水河谷公司试图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该公司仍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预计,近年来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增幅持续收缩,并且随着大范围的矿山关闭,下滑趋势有可能仍将延续。由于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使得主要铁矿石生产商获得更大的利润,中国进口铁矿石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高。目前整个国际钢铁业集中度非常低,在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时无法保持一致立场,因此导致三大矿业巨头拥有非常大的控制力,也使得当前铁矿石市场成为“卖方市场”。
2009年世界约有7500万t铁矿石新产能投产,并且在2010年~2012年间,将会新增6.85亿t铁矿石产能投入运营。目前钢铁生产商正在不断增加对自有矿山的投资,包括铁矿和煤矿。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预计,短期内世界铁矿石市场仍将以供应紧张为主要特征,但供应将会逐步能够满足需求,并且铁矿石价格也将从目前的高位下滑,但仍将维持在高于2008年之前的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