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马来酸/LDH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第1期
论文作者:杜宝中 王汝敏 陈博
文章页码:154 - 157
关键词:水滑石;插层;原位聚合;聚马来酸;热稳定性;
摘 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马来酸单体插入Mg/Al-Cl-LDH层间,然后通过热或氧化还原引发层间单体链式原位缩聚制备聚马来酸/水滑石(LDH)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插层组装的条件和引发聚合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马来酸插层LDH使层间距由0.767 nm增大至1.19 nm,H2O2引发剂或热引发聚合使层间距由1.19 nm分别减小至1.114 nm和1.085 nm,产物粒径为50 nm100 nm。聚马来酸分子进入LDH层间形成超分子结构,使其热稳定性提高100℃以上。
杜宝中1,2,王汝敏1,陈博2
1.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2. 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
摘 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马来酸单体插入Mg/Al-Cl-LDH层间,然后通过热或氧化还原引发层间单体链式原位缩聚制备聚马来酸/水滑石(LDH)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插层组装的条件和引发聚合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马来酸插层LDH使层间距由0.767 nm增大至1.19 nm,H2O2引发剂或热引发聚合使层间距由1.19 nm分别减小至1.114 nm和1.085 nm,产物粒径为50 nm100 nm。聚马来酸分子进入LDH层间形成超分子结构,使其热稳定性提高100℃以上。
关键词:水滑石;插层;原位聚合;聚马来酸;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