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吴川—四会断裂带阳春段变形变质岩石的显微构造与应变分析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论文作者:李少游 张桂林

文章页码:263 - 273

关键词:剪切带;变质岩;显微构造分析;应变分析;广东;

摘    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中剪切带十分发育,剪切带中的糜棱岩显示出强烈的塑性变形,石英光轴组构为R+S型构造岩特征。剪切带形成的古差异应力为350~650巴,古应变速率为6.0×10-11~2.0×10-10/秒,其变质相为绿片岩相,深度约为5~10公里左右。根据长石眼球、剪切带片理,小褶皱和变形砾石所进行的应变分析,应变椭球体的压扁面(xy)与片麻理产状一致,断裂带面部剪切应变大于东部。断裂带早期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晚期以脆性断裂为主。西部韧性变形强于东部,构造活动具有由西向东迁移,与整个华南大地构造发展演化规律一致。

详情信息展示

吴川—四会断裂带阳春段变形变质岩石的显微构造与应变分析

李少游,张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摘 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中剪切带十分发育,剪切带中的糜棱岩显示出强烈的塑性变形,石英光轴组构为R+S型构造岩特征。剪切带形成的古差异应力为350~650巴,古应变速率为6.0×10-11~2.0×10-10/秒,其变质相为绿片岩相,深度约为5~10公里左右。根据长石眼球、剪切带片理,小褶皱和变形砾石所进行的应变分析,应变椭球体的压扁面(xy)与片麻理产状一致,断裂带面部剪切应变大于东部。断裂带早期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晚期以脆性断裂为主。西部韧性变形强于东部,构造活动具有由西向东迁移,与整个华南大地构造发展演化规律一致。

关键词:剪切带;变质岩;显微构造分析;应变分析;广东;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