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温度对SmFeO3微结构、电性能与乙醇气敏的影响
来源期刊:稀土2008年第3期
论文作者:韩周祥 彭辉 魏剑英 方少明 赵玛 胡季帆
关键词:钙钛矿; 退火温度; 电性能; 气敏性;
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mFeO3前驱体,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退火制备了具有单一正交钙钛矿结构的系列纳米粉体材料,利用该粉体做成了气敏元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mFeO3晶体结构、微结构、电性能及酒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增高,SmFeO3的晶胞体积减小,平均晶粒尺寸变大,元件的电导也随之增大.随退火温度从600℃增加到850℃,SmFeO3元件的最佳工作温度和气敏灵敏度增高,同时对应的气敏响应-恢复时间也变短;若退火温度进一步增高到950℃,气敏灵敏度和最佳工作温度出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应的气敏响应-恢复时间变长.850℃退火的样品显示出最高的气敏灵敏度,对300×10-6乙醇的最大灵敏度高达51.03,气敏的响应-恢复时间短且选择性高.同时对SmFeO3元件的电导、气敏灵敏度、最佳工作温度随材料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给予了解释.
韩周祥1,彭辉1,魏剑英1,方少明1,赵玛1,胡季帆1
(1.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mFeO3前驱体,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退火制备了具有单一正交钙钛矿结构的系列纳米粉体材料,利用该粉体做成了气敏元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mFeO3晶体结构、微结构、电性能及酒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增高,SmFeO3的晶胞体积减小,平均晶粒尺寸变大,元件的电导也随之增大.随退火温度从600℃增加到850℃,SmFeO3元件的最佳工作温度和气敏灵敏度增高,同时对应的气敏响应-恢复时间也变短;若退火温度进一步增高到950℃,气敏灵敏度和最佳工作温度出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应的气敏响应-恢复时间变长.850℃退火的样品显示出最高的气敏灵敏度,对300×10-6乙醇的最大灵敏度高达51.03,气敏的响应-恢复时间短且选择性高.同时对SmFeO3元件的电导、气敏灵敏度、最佳工作温度随材料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给予了解释.
关键词:钙钛矿; 退火温度; 电性能; 气敏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